江西石城:小松鎮的“組合拳”效應: “一時美”變為“時時美”
該鎮全面推進村莊環境長效管護,開展“壓實擔子、征集點子、獎勵票子、注重里子”的活動,讓“一時美”變為“時時美”。
貴州省大方縣麻嶺村“1+333”環境衛生治理密碼
得益于脫貧攻堅項目的實施,村內的基礎設施得到很大的改善,村民生產生活基本條件得到很大提高,環境衛生觀念得到很大的改變。
江蘇亭湖區:全力構建秀美家園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近年來,亭湖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部署
云南永仁:抓實“四美”工程 打造秀美鄉村
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推動城鄉環境整治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打造神形兼備、共建共享的社會和美善治鄉村。
山西潞城區:西流南村人居環境“文”起來 鄉村振興“活”起來
把文化賦能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居環境”為切入口,定思路、尋問題、找對策,從制度文化、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三大層面抓緊抓實,使人居環境成為鄉村文化的“展板”,定格于群眾的日常起居
湖北紅安:紅綠相融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紅安縣七里坪鎮觀音閣村打造“紅色家風”品牌,以紅色清廉文化帶動教育產業發展,探索出鄉村振新路子。
江蘇張家港市:西界港村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打造蘇南最美橋頭堡
西界港村始終把人居工作作為村委中心工作,確定了以黨總支書記為清潔指揮長的“白+黑”模式,以推進村容村貌提升專項行動為重點,干群齊動手,積極投身人居環境整治助力鄉村振興。
遼寧建平:張家營子鎮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新農村
近年來,建平縣張家營子鎮立足群眾期盼,著眼長遠發展,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發展、抓環境就是抓民生、比發展就是比環境的意識,切實增強環境綜合整治的主動性
重慶九龍坡區:創建“共享庭院經濟” 探索“住商融合”模式
英雄灣村探索“住商融合”模式脫穎而出,將鄉村振興、鄉村環境修復提升、農文商旅融合進行融合,全面激活了農村閑置的房屋、土地和人員等沉睡的資源,首創出“共享庭院經濟”。
山東龍口:全面打造“精致黃山館”鄉村振興新樣板
黃山館鎮在基層治理中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刻踐行群眾路線,積極引導全民參與鄉村振興建設中,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人民享受。
四川蒼溪:因地制宜治理生活污水,大力推進鄉村生態振興
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委、縣政府結合縣情,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經濟實用”和“源頭減量、綜合治理、尾水利用”的原則,針對單戶、聯戶、聚居點、場鎮周邊等不同類型,大力推行沼氣池、三格化糞池、微動力、人工濕地、納管處理等多種模式
山東五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抓住“機遇期”創新實干,盯住“攻堅期”聚力突破,創新實施全域美麗五蓮建設,打造五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升級版,厚植生態底色,留住鄉村本色,突出產業特色,彰顯民生亮色
重慶巴南:小小“最美院落”蘊藏人居大價值
“最美院落”的評選,不僅把人居環境整治好了,還把左鄰右舍的36戶村民聚集起來了,幫助村民改變了舊習慣,化解了曾經的恩怨,促進了鄉風和諧。
四川廣元:以生態宜居助推鄉村振興
集中連片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農村居民文明素養提升“4+2”專項行動
湖北鄖西:“五抓五到”開創農村改廁新局面
近年來,鄖西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農村廁所革命作為基層性、民生性工程來抓,統籌謀劃、精準施策、扎實推進,著力補齊這塊影響農村生活品質的短板。
廣東:鄉村振興正當時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粵力量”
(視頻)《中國扶貧》“兩會”現場采訪四川、貴州和河南省扶貧辦(局)主任(局長)
方中華代表: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三份建議連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