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即日起為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啟動相關行動
元旦之后就是春節了。隨著返鄉潮的到來,農村疫情防控面臨更大壓力,農村地區的老年人、基礎疾病患者、兒童等群體的健康安全格外需要關注和保護
聯想集團攜手中國農業大學 以科技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聯想將與中國農業大學攜手,以科技創新賦能,發揮雙方優勢資源,夯實合作內容,持續聚焦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等方向,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貢獻聯想更大的社會價值。
安徽利辛馬店孜鎮:鄉村建設讓群眾更有獲得感
走進安徽省利辛縣馬店孜鎮,一條條鄉村道路寬闊平坦,一排排別致小樓整齊排列,濕地公園、產業廠房、文化廣場、農家書屋……村頭巷尾滿是歡聲笑語,處處都是群眾幸福的笑臉,祥和的氛圍洋溢著群眾滿滿的獲得感。
湖北遠安九龍村:建設美麗鄉村 創造美好生活
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茅坪場鎮九龍村堅持“做好規劃、護好生態、營造好鄉風”,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如今,村居院落干凈整潔,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都說:“生活環境大變樣,日子越過越舒心!”
河北獻縣:致富鴨子嘎嘎叫 鄉村振興有門道
近年來,河北省滄州市獻縣著力打造集種鴨繁育、飼料加工、肉鴨養殖、屠宰制坯、熟食加工等肉鴨全產業鏈,實現肉鴨產業快速發展?!矮I縣肉鴨”被認定為河北省特色農業優勢區和農業區域公用品牌,不但成為獻縣產業發展的“金名片”,更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
湖南汝城縣:紅色熱土產業興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水注三江”之稱。80多年前,這里是紅軍長征突破第二道封鎖線的主戰場,革命老區汝城縣脫貧摘帽后立足本地資源和產業基礎,通過引入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配套等方式,發展汝城朝天椒、小黃姜、富硒茶等特色農產品,帶動全縣百姓增收致富,讓這片紅色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河北巨鹿縣:打造“巨好辦”服務平臺 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
走進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巨好辦”綜合治理平臺調度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碩大的電子屏幕,藍色大屏上不停跳動著的是網格員正在上報的一件件待辦事項,一旁的調度員有條不紊地將群眾的訴求推送到各個部門……
甘肅省慶城縣翟家河鄉:鄉間“紅蜜蜂” 服務促治理
近年來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翟家河鄉鄉堅持“三治融合”理念,打造“紅蜜蜂”服務品牌,以小積分撬動大治理,破解群眾發展信心匱乏、內生動力不足、參與鄉域建設缺乏主動性等難題,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主體。
貴州省安龍縣梨樹村:“四小園”破解千村一面 美麗村居增顏值
貴州省安龍縣篤山鎮梨樹村村民王付金家的庭院就是一個小花園。這里有花架和涼亭,平時是休息區,一到旅游季,這里還是農特產品售賣區。在王付金看來,他家這處由鐵皮彩鋼棚改造的小花園不僅美化了自家庭院,還為家里開辟了一處經營小生意的場所。在梨樹村,類似這樣的改造并不少見,王付金家的小花園,正是當地實施鄉村建設過程中的探索成果之一。
江西蓮花縣: “七棵柚”繁衍“萬棵林”
近年來,江西省蓮花縣做大做強晶沙柚產業,出臺產業扶持政策,發揮黨建引領、強化品牌建設、促進農旅融合,讓農村群眾參與到柚子產業發展的全過程,最終實現農民就業增收、產業可持續發展。截至2022年底,當地的晶沙柚產業累計帶動2000余名農村勞動力務工就業,實現產值約3000萬元。
當好振興鋪路石 擦亮發展新底色——中國生物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十年助力甘肅兩地鄉村振興紀實
甘肅省舟曲縣博峪鎮尖吉村、尖果諾村是兩個被大山環抱,幾乎與世隔絕的小山村。2012年,中國生物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蘭州生物”)定點幫扶尖吉村、尖果諾村,開始了一段跨越800多公里的幫扶歷程。2017年,甘肅省委又將蘭州生物的幫扶任務調整至隴西縣永吉鄉尖山村、直溝村。隴西與蘭州相距200公里,雖相較舟曲縣近了不少,但在歷史上一直是“苦瘠甲天下”之地。
廣西田林福祥村:村美人富鄉風新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林縣利周瑤族鄉福祥村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睘榘l展建設目標,村子環境一天比一天美,村民一天比一天富,幸福感、滿意度穩步提升。
內蒙古興安盟:景村融合 風景好光景更好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盟、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興安盟在推進鄉村建設過程中,緊緊依托本地生態資源優勢,按照“景村融合”的理念,把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同規劃、同部署、同推進,推動鄉村發展與生態資源開發同頻共振、協調發展,2022年全盟實施打造了35個“景村融合一體化”示范村,其中有20個村被自治區推薦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3個鎮整體被自治區推薦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鎮。
四川省市中區牟子鎮:小香蔥里的大文章
古兒壩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牟子鎮蘇坪村,是岷江水系形成的江心島。近年來,牟子鎮以蘇坪村古兒壩為核心,依托當地30余年香蔥種植經驗和1200畝香蔥種植基地的產業基礎,大力推動“產業園區化、園區景區化、景區市場化”發展模式,
山東省東昌府區鄭家鎮: “土地托管+庭院經濟”助力產業振興
“中國軸承保持架之鄉”“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位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西部的鄭家鎮是遠近聞名的工業大鎮。該鎮有全國規模最大的軸承保持架生產基地,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經濟的長足發展,還以“土地托管+庭院經濟”模式帶動了4600余戶農戶增收致富,讓3.1萬機械加工工人過上了美好生活。
江西省湘東區:“154”鄉村治理模式筑牢群眾幸?;?/p> 2023-03-01
社會治理體制的創新,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滿意作為落腳點。鄉村治理面對的是萬千群眾,如何才能順民意、得民心,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積極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黨建引領、五大平臺構建共治體系、四化創新治理方式等鄉村治理新模式,為新時代鄉村治理提供了“湘東智慧”。
淇縣高村鎮中心衛生院 鞏固脫貧攻堅戰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為認真落實縣委“高標準、高效率、高效益”教育活動工作要求,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高村鎮中心衛生院在縣衛健委的科學領導下,為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質效,助力鄉村振興,組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入社區、入村、入戶對脫貧戶、健康幫扶監測戶、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義診義治。
陜西漢濱區:錦繡田園奏響產業振興曲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始終堅持把鄉村產業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加大產業培育力度,有效發揮聯農帶農作用,著力提高群眾特別是脫貧群眾收入,不斷增強“造血”功能,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去年以來,漢濱區狠抓產業振興,以現代農業園區為承載,推動區域經濟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重慶酉陽縣何家巖村:探索建設和美鄉村新路徑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是全國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2021年起,酉陽縣委、縣政府在花田鄉何家巖村建設“重慶酉陽共富鄉村”核心示范試點,何家巖村以“自己的發展自己干,自己的資源自己賺”為發展理念,實現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
新疆伊吾縣:興產業 促就業 賦能鄉村振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吾縣地處新疆東北部、天山北麓東段,縣域面積1.9萬平方公里,下轄4鄉3鎮1個牧民搬遷開發區,共26個村(社區),戶籍人口2.1萬人,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5個鞏固提升縣之一。伊吾縣錨定“讓廣大農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標持續發力,多措并舉發展鄉村產業,以產業促就業,并在探索產業發展新業態中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奏響共富幸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