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蓮花縣: “七棵柚”繁衍“萬棵林”
近年來,江西省蓮花縣做大做強晶沙柚產業,出臺產業扶持政策,發揮黨建引領、強化品牌建設、促進農旅融合,讓農村群眾參與到柚子產業發展的全過程,最終實現農民就業增收、產業可持續發展。截至2022年底,當地的晶沙柚產業累計帶動2000余名農村勞動力務工就業,實現產值約3000萬元。
四川省市中區牟子鎮:小香蔥里的大文章
古兒壩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牟子鎮蘇坪村,是岷江水系形成的江心島。近年來,牟子鎮以蘇坪村古兒壩為核心,依托當地30余年香蔥種植經驗和1200畝香蔥種植基地的產業基礎,大力推動“產業園區化、園區景區化、景區市場化”發展模式,
山東省東昌府區鄭家鎮: “土地托管+庭院經濟”助力產業振興
“中國軸承保持架之鄉”“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位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西部的鄭家鎮是遠近聞名的工業大鎮。該鎮有全國規模最大的軸承保持架生產基地,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經濟的長足發展,還以“土地托管+庭院經濟”模式帶動了4600余戶農戶增收致富,讓3.1萬機械加工工人過上了美好生活。
陜西漢濱區:錦繡田園奏響產業振興曲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始終堅持把鄉村產業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加大產業培育力度,有效發揮聯農帶農作用,著力提高群眾特別是脫貧群眾收入,不斷增強“造血”功能,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去年以來,漢濱區狠抓產業振興,以現代農業園區為承載,推動區域經濟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新疆伊吾縣:興產業 促就業 賦能鄉村振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吾縣地處新疆東北部、天山北麓東段,縣域面積1.9萬平方公里,下轄4鄉3鎮1個牧民搬遷開發區,共26個村(社區),戶籍人口2.1萬人,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5個鞏固提升縣之一。伊吾縣錨定“讓廣大農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標持續發力,多措并舉發展鄉村產業,以產業促就業,并在探索產業發展新業態中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奏響共富幸福曲。
山西鄉寧: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東團村位于山西省鄉寧縣管頭鎮西部,距縣城7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轄區內共有810戶2378人,全村土地面積36281.75畝,耕地5398.45畝,有黨員48名,村“兩委”干部6名。自東團村成立專業合作社以來,村委流轉村民土地130畝,種植了油葵、油菜等油料作物,真正減少了土地撂荒,實現了集體增收、農民致富。
安徽蕭縣:整合“一塊田” 抱團謀發展
春節過后,天氣轉暖。臨近晌午,安徽省蕭縣龍城鎮王大莊村集體合作社種植基地里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開始忙碌起來。
河南南召:農旅融合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近日,在河南省南召縣小店鄉千畝桃園生態觀光采摘園基地,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層層梯田一眼望不到邊,數十輛大型挖掘機分散在周邊山頭平整田地,數千畝荒坡換新顏。放眼望去,滿山的梯田甚是壯闊,跌宕起伏,氣勢宏大,連綿不絕,繪就出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湖南桂東:“多點發力” 促推生態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為推進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湖南省桂東縣橋頭鄉通過大力發展興農、富農、強農的“兩葉一竹”生態產業,著力把該鄉的綠水青山變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推動三產融合——陜西省永壽縣咀頭村走出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
咀頭村位于陜西省永壽縣最北側山區的旱塬之上,生態優良、但地處偏遠,距縣城有45公里山路,距鎮政府24公里,距最近的高速口29公里。由于外出務工人口多,村子發展也面臨著人力資源不足的難題,曾經貧困率超過50%,是咸陽市僅有的三個深度貧困村之一,2019年實現脫貧。
蘿卜帶來好“錢”景
安徽蕭縣龍城鎮帽山村黨總支書記胡春光在網上宣傳起了村里的特色青蘿卜。帽山村有著十余年的蘿卜種植經驗,村民培育出的蘿卜質量好、口感佳
山西和順:“?!碑a業,讓鄉村振興“畜”勢勃發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位于太行之巔,漳水河畔。境內山大坡廣、水草豐盛,全縣優質牧坡總面積174.3萬畝,四邊草地15萬畝;依托“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資源稟賦,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順發展的養牛業成為助農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河南山城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山城區始終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一把手”親自抓、黨政同時抓、專班專項抓,因村施策
云南永平:千畝重樓藏深山 一品立村漲收入
在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博南鎮新田村,有一片1100多畝的藥園,里面種的是重樓,養的是蜜蜂、土雞、羯羊和肉牛?!梆B是副業,主業是重樓。三年后重樓上市,按現在的市場價,效益將達到1.2億?!薄八f的意思是,現在過的是追花逐蜜的日子,三年后過的是掏蜂蜜甜嘴巴、賣重樓甜心頭,兩頭甜的日子?!?/p>
熊貓精釀:創新“特色產品”賦能鄉村振興
熊貓精釀啤酒還將創新更多新產品,形成國內國際競爭新優勢,把山區特色農作物源源不斷地納入產品原材料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持續增強產業內生發展動力,充分吸收脫貧群眾就近就業,實現產業就業融合發展
持續發展特色農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近年來,安徽省蕭縣酒店鎮以產業幫扶為著力點,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引導廣大脫貧村民因地制宜培植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持續增強脫貧地區造血功能,努力提高脫貧群眾收入水平
“產業+村集體”發展模式 接續鄉村振興
近年來,安徽省蕭縣酒店鎮通過抓主導產業,激發脫貧動力,抓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帶動脫貧戶穩定脫貧不返貧,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今年全鎮將進一步創新完善重點工作,積聚力量全面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有序銜接。
甘肅永靖:藥香飄滿振興路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東北與蘭州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素有“蘭州后花園”之稱,東西部山區是全縣有機中藥材和有機百合的主產區,屬于典型的雨養農業,土壤無污染,具備發展有機中藥材產業的良好先天條件。多年來,永靖縣堅持以農業現代化為主攻方向,積極創建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按照“有機農業抓標準、生態農業抓提升、特色農業抓集群”的發展思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實現全縣農業農村現代化。
河南山城區:小菌菇撐開“致富傘”
香菇加工項目需要一定的技術人才,因此能夠提供2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100多人就業,烘干出來的香菇產品,將來會逐步推向省內外市場,讓村集體經濟更上一層樓。
河南山城區:特色產業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旭鴻果木種植產業園依托鶴鳴湖的自然風光和當地民間民俗文化,把特色產業種植和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相結合,建成集生產開發、生態保護、科學普及、技術展示、休閑體驗、觀光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休閑農業園區。
貴州省安龍縣梨樹村:“四小園”破解千村一面 美麗村居增顏值
廣西田林福祥村:村美人富鄉風新
云南永平:“四小機制”領新風 美麗宜居入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