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三產融合——陜西省永壽縣咀頭村走出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
渭北旱塬上的小山村咀頭村
咀頭村位于陜西省永壽縣最北側山區的旱塬之上,生態優良、但地處偏遠,距縣城有45公里山路,距鎮政府24公里,距最近的高速口29公里。由于外出務工人口多,村子發展也面臨著人力資源不足的難題,曾經貧困率超過50%,是咸陽市僅有的三個深度貧困村之一,2019年實現脫貧。
進入鄉村振興的歷史新階段,咀頭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抓手,緊密依托中國銀行幫扶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集體經濟邁向快車道,形成了“精品蘋果園+秸稈綜合利用+電子商務”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新局面,有效化解了地處偏遠、人力資源不足的不利因素,引導村莊變“輸血”為“造血”,從曾經的深度貧困村華麗蛻變成鄉村振興標桿村,被評為永壽縣“綜合示范村”、“文明村”、咸陽市“農村基層黨建現場教學基地”。
村集體經濟之精品蘋果園
咀頭村集體“秦脆+瑞雪”咸陽馬欄紅生產園區
咀頭村位于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有廣泛種植蘋果的傳統,大部分村干部都對蘋果擁有經驗、滿懷情結。
依托區位和傳統稟賦,村子選準了“秦脆+瑞雪”精品蘋果種植作為主導產業,綜合運用政府資金、蘇陜協作和中國銀行幫扶資源建設了“水肥一體化”的精品蘋果園,聘請當地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實現了高標準建園和土地效益的最大化,預計到2024年盛果期收入可以達到50萬元。
咀頭村是中國銀行總行定點幫扶村,為了實現長遠發展,第一書記齊向宇帶著大家開展品牌建設,順利申請到“咸陽馬欄紅”商標的使用授權,設計生產了“咸陽馬欄紅-花滿咀頭”系列精品紅富士禮盒?!跋剃栺R欄紅”是中國銀行持續推廣的優質蘋果品牌,在助力之下,咀頭村的產品很快從小山村走上了大舞臺,在第五屆上海進博會的展臺上、在新華快看、快手、騰訊和今日頭條等新媒體上迅速嶄露頭角。
當馬欄紅遇上中行紅
第一書記齊向宇和正在準備裝車發貨的馬欄紅蘋果
村集體經濟之秸稈綜合利用項目
永壽縣秸稈資源充沛,2021年資源總量約為28.5萬噸,25萬畝小麥和8萬畝玉米成了源源不斷的秸稈來源。近年來秸稈綜合利用發展勢頭較好,但仍以傳統利用方式為主,產業化、商品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村上經過調研,設計了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向中國銀行和縣鄉村振興局申請資金,購置農機、建成車間,把秸稈收集加工成飼草,實現經濟、社會和政治效益的三重提升。
中心每年可處理2400畝秸稈,生產飼草2400噸,預估可實現年產值96萬元,刨除燃油、勞務、維修、保險和機器折舊等費用,預計每年可實現利潤約30萬元。每年還可為村民提供勞務收入約15萬元。
駐村工作隊和莖穗兼收玉米收割機合影
這個機器可以同時收獲玉米棒和玉米秸稈被稱為創收神器
村集體經濟之電子商務
咀頭村電商團隊對蘋果進行分揀、裝箱
咀頭村村集體電商依托中國銀行的消費幫扶資源,于2021年9月成立,在一產提質、二產鑄基的基礎上、尋求產銷融合發展。咀頭村電商成長迅速,探索出了“第一書記統領,駐村工作隊對接訂單、把握品控,村委負責訂單執行、售后服務”的三位一體模式。
在具體工作中,電商團隊堅持規范的品控流程,在“惠農戶”的同時“惠客戶”,依托幫扶資源,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道路。88年出生的村副書記楊靜苗負責電商的售后服務,為了給客戶滿意的答復,她曾在一天之內發送500多個短信做解釋工作,甚至半夜11點還在和客戶通話,村支書李建友負責統籌決策、劃撥資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真實的經營壓力,
在“對結果負責、干中求學”的方向下,村集體電商聚焦培養人才隊伍,小步快跑、迭代成長,建起了一支“不會走的電商團隊”,一年半的時間里,實現銷售額超過360萬元、利潤超過30萬元。村子用電商利潤支持建立起全體村民的合療補貼基金,讓村民切實增強了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經過磨合和實際操作,咀頭村建起了一支“不會走的電商團隊”
咀頭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徑
2022年,咀頭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萬元,未來兩年,隨著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上馬、蘋果園進入盛果期,到202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100萬元。
從之前的深度貧困,發展到現在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100萬元的標桿村,咀頭村通過三產融合,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路子,主要得益于在過去幾年的實踐中,在“強化組織、活化思想、不懈嘗試”這三個層面解決了發展中的難題。
首先要解決組織的問題?!敖o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想干事業、建好陣地是關鍵。在幫扶單位中國銀行的支持下,咀頭村實現了辦公設備升級、黨建陣地完成了標準化改造,被咸陽市委組織部評定為“農村基層黨建現場教學示范點”。
接著就要解決發展思路的問題。要遵循規律、自信自立,注重產業的效益和科學性。咀頭村位于蘋果優生區、具備了蘋果種植傳統,這就是村莊發展的根脈,未來,村子還可以在蘋果產業鏈深挖上做文章,做強產銷一體化,申請項目建設氣調庫、分揀生產線等設施,實現高附加值生產。
第三,“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煉”。要想變輸血為造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帶群眾進入到實際項目工作中,讓群眾在火熱的實踐中遭遇問題、歷練本領、感受成果,幫扶力量要用創業者的思維做幫扶,用培訓師的思維教育群眾,最后沉淀為集體經驗,實現村莊能力的逐步升級。
最終,還要落腳在具體實施環節。要學習政策、爭取資源;要分層施策、增強針對性:引導第一產業提質增效、助力第二產業破題破局、探索高附加值第三產業。
結語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產業發展帶來的正向能量,讓咀頭村整個班子隊伍日益團結善戰,昔日的深度貧困村展現出自主“造血”的能力。在剛剛脫下“深度貧困村”帽子不久,2022年,咀頭村華麗蛻變為永壽縣“綜合示范村”、永壽縣“文明村”,并被咸陽市評為“農村基層黨建現場教學示范點”,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推動三產融合——陜西省永壽縣咀頭村走出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
時間:2023-02-07 18:01:11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渭北旱塬上的小山村咀頭村
咀頭村位于陜西省永壽縣最北側山區的旱塬之上,生態優良、但地處偏遠,距縣城有45公里山路,距鎮政府24公里,距最近的高速口29公里。由于外出務工人口多,村子發展也面臨著人力資源不足的難題,曾經貧困率超過50%,是咸陽市僅有的三個深度貧困村之一,2019年實現脫貧。
進入鄉村振興的歷史新階段,咀頭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抓手,緊密依托中國銀行幫扶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集體經濟邁向快車道,形成了“精品蘋果園+秸稈綜合利用+電子商務”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新局面,有效化解了地處偏遠、人力資源不足的不利因素,引導村莊變“輸血”為“造血”,從曾經的深度貧困村華麗蛻變成鄉村振興標桿村,被評為永壽縣“綜合示范村”、“文明村”、咸陽市“農村基層黨建現場教學基地”。
村集體經濟之精品蘋果園
咀頭村集體“秦脆+瑞雪”咸陽馬欄紅生產園區
咀頭村位于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有廣泛種植蘋果的傳統,大部分村干部都對蘋果擁有經驗、滿懷情結。
依托區位和傳統稟賦,村子選準了“秦脆+瑞雪”精品蘋果種植作為主導產業,綜合運用政府資金、蘇陜協作和中國銀行幫扶資源建設了“水肥一體化”的精品蘋果園,聘請當地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實現了高標準建園和土地效益的最大化,預計到2024年盛果期收入可以達到50萬元。
咀頭村是中國銀行總行定點幫扶村,為了實現長遠發展,第一書記齊向宇帶著大家開展品牌建設,順利申請到“咸陽馬欄紅”商標的使用授權,設計生產了“咸陽馬欄紅-花滿咀頭”系列精品紅富士禮盒?!跋剃栺R欄紅”是中國銀行持續推廣的優質蘋果品牌,在助力之下,咀頭村的產品很快從小山村走上了大舞臺,在第五屆上海進博會的展臺上、在新華快看、快手、騰訊和今日頭條等新媒體上迅速嶄露頭角。
當馬欄紅遇上中行紅
第一書記齊向宇和正在準備裝車發貨的馬欄紅蘋果
村集體經濟之秸稈綜合利用項目
永壽縣秸稈資源充沛,2021年資源總量約為28.5萬噸,25萬畝小麥和8萬畝玉米成了源源不斷的秸稈來源。近年來秸稈綜合利用發展勢頭較好,但仍以傳統利用方式為主,產業化、商品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村上經過調研,設計了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向中國銀行和縣鄉村振興局申請資金,購置農機、建成車間,把秸稈收集加工成飼草,實現經濟、社會和政治效益的三重提升。
中心每年可處理2400畝秸稈,生產飼草2400噸,預估可實現年產值96萬元,刨除燃油、勞務、維修、保險和機器折舊等費用,預計每年可實現利潤約30萬元。每年還可為村民提供勞務收入約15萬元。
駐村工作隊和莖穗兼收玉米收割機合影
這個機器可以同時收獲玉米棒和玉米秸稈被稱為創收神器
村集體經濟之電子商務
咀頭村電商團隊對蘋果進行分揀、裝箱
咀頭村村集體電商依托中國銀行的消費幫扶資源,于2021年9月成立,在一產提質、二產鑄基的基礎上、尋求產銷融合發展。咀頭村電商成長迅速,探索出了“第一書記統領,駐村工作隊對接訂單、把握品控,村委負責訂單執行、售后服務”的三位一體模式。
在具體工作中,電商團隊堅持規范的品控流程,在“惠農戶”的同時“惠客戶”,依托幫扶資源,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道路。88年出生的村副書記楊靜苗負責電商的售后服務,為了給客戶滿意的答復,她曾在一天之內發送500多個短信做解釋工作,甚至半夜11點還在和客戶通話,村支書李建友負責統籌決策、劃撥資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真實的經營壓力,
在“對結果負責、干中求學”的方向下,村集體電商聚焦培養人才隊伍,小步快跑、迭代成長,建起了一支“不會走的電商團隊”,一年半的時間里,實現銷售額超過360萬元、利潤超過30萬元。村子用電商利潤支持建立起全體村民的合療補貼基金,讓村民切實增強了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經過磨合和實際操作,咀頭村建起了一支“不會走的電商團隊”
咀頭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徑
2022年,咀頭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萬元,未來兩年,隨著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上馬、蘋果園進入盛果期,到202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100萬元。
從之前的深度貧困,發展到現在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100萬元的標桿村,咀頭村通過三產融合,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路子,主要得益于在過去幾年的實踐中,在“強化組織、活化思想、不懈嘗試”這三個層面解決了發展中的難題。
首先要解決組織的問題?!敖o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想干事業、建好陣地是關鍵。在幫扶單位中國銀行的支持下,咀頭村實現了辦公設備升級、黨建陣地完成了標準化改造,被咸陽市委組織部評定為“農村基層黨建現場教學示范點”。
接著就要解決發展思路的問題。要遵循規律、自信自立,注重產業的效益和科學性。咀頭村位于蘋果優生區、具備了蘋果種植傳統,這就是村莊發展的根脈,未來,村子還可以在蘋果產業鏈深挖上做文章,做強產銷一體化,申請項目建設氣調庫、分揀生產線等設施,實現高附加值生產。
第三,“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煉”。要想變輸血為造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帶群眾進入到實際項目工作中,讓群眾在火熱的實踐中遭遇問題、歷練本領、感受成果,幫扶力量要用創業者的思維做幫扶,用培訓師的思維教育群眾,最后沉淀為集體經驗,實現村莊能力的逐步升級。
最終,還要落腳在具體實施環節。要學習政策、爭取資源;要分層施策、增強針對性:引導第一產業提質增效、助力第二產業破題破局、探索高附加值第三產業。
結語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產業發展帶來的正向能量,讓咀頭村整個班子隊伍日益團結善戰,昔日的深度貧困村展現出自主“造血”的能力。在剛剛脫下“深度貧困村”帽子不久,2022年,咀頭村華麗蛻變為永壽縣“綜合示范村”、永壽縣“文明村”,并被咸陽市評為“農村基層黨建現場教學示范點”,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