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鑫: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質量發展
——訪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煥鑫
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要繼續壓緊壓實責任,把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的幫扶政策銜接好、措施落到位,堅決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現象。2023年,如何持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相關工作?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煥鑫。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2022年,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拓展,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在累計識別納入監測對象中,65.3%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風險,其余均落實了幫扶措施;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達到3277.9萬人,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4342元,同比增長14.3%,低收入組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速明顯加快。
“今年開始,國家鄉村振興局將在總結各地執行情況基礎上,對《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指南(試行)》進行修訂完善并正式印發實施?!眲螐娬{,結合實際制作政策“明白紙”,推行“一碼通”,努力讓所有農戶都了解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政策。同時,在通過個人申報、干部走訪、部門篩查預警3個渠道開展常態化監測的基礎上,用好“12317”等平臺,及時核實處置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做到不漏一戶一人。
據國家鄉村振興局工作計劃安排,2023年第二季度將在全國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及時解決因疫情影響、自然災害、嚴重疾病等引發的返貧致貧風險隱患。對家庭有勞動能力的監測戶,至少落實一項開發式幫扶措施,引導勤勞致富;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監測戶,做好兜底保障;對弱勞力半勞力,要創造條件探索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
“我們聚焦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3.5萬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用好‘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駐村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4支幫扶力量,圍繞項目建設、勞務協作、園區共建、產業協作、干部人才交流、消費幫扶等細化任務和舉措?!眲伪硎?,社會合力進一步凝聚,協作幫扶工作格局更加穩固。去年,東部省份實際投入財政援助資金230.9億元,引導2633家企業到協作地區投資1354.2億元,305家中央單位共向592個定點幫扶縣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689億元,18.6萬名駐村第一書記、56.3萬名工作隊員在助推當地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必然要求?!眲伪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著力激發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依靠自身力量發展的志氣心氣底氣。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培育提升產業。脫貧縣要選準發展方向,做好“土特產”文章,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開發一批特色鮮明、品質優良的特色農牧漁產品。同時,要補上產業短板弱項、選好經營模式、健全聯農帶農機制,通過持續開展消費幫扶行動,拓寬脫貧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對接建立市場化消費幫扶機制,及時化解市場風險。
積極擴大就業。把握脫貧群眾就業規律,順應就近就地務工比重逐步提升的趨勢,通過組織動員更多有意愿、有勞動能力的脫貧群眾外出務工就業,穩住脫貧群眾務工就業規模,確保脫貧群眾務工就業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統籌用好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資源,加強資產經營管理、開發利用集體土地、創新發展方式,支持脫貧地區農村特別是經濟薄弱村培育壯大集體經濟。
壯大縣域經濟。推動脫貧地區與發達地區深化經濟交流合作,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將本地的資源稟賦、要素優勢同發達地區的市場資源、管理經驗有機集合,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引導幫扶力量更多地培育優質項目,助力脫貧地區增強發展意識、拓寬發展思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升脫貧群眾技能素質。各地要摸清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需求底數,建立清單,為有意愿的脫貧群眾都能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創造條件。聚焦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提高職業教育入讀率、就業率;聚焦脫貧家庭青壯年勞動力,提高技能專業化水平。
劉煥鑫: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3-02-06 10:07:0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龍成
——訪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煥鑫
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要繼續壓緊壓實責任,把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的幫扶政策銜接好、措施落到位,堅決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現象。2023年,如何持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相關工作?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煥鑫。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2022年,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拓展,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在累計識別納入監測對象中,65.3%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風險,其余均落實了幫扶措施;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達到3277.9萬人,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4342元,同比增長14.3%,低收入組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速明顯加快。
“今年開始,國家鄉村振興局將在總結各地執行情況基礎上,對《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指南(試行)》進行修訂完善并正式印發實施?!眲螐娬{,結合實際制作政策“明白紙”,推行“一碼通”,努力讓所有農戶都了解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政策。同時,在通過個人申報、干部走訪、部門篩查預警3個渠道開展常態化監測的基礎上,用好“12317”等平臺,及時核實處置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做到不漏一戶一人。
據國家鄉村振興局工作計劃安排,2023年第二季度將在全國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及時解決因疫情影響、自然災害、嚴重疾病等引發的返貧致貧風險隱患。對家庭有勞動能力的監測戶,至少落實一項開發式幫扶措施,引導勤勞致富;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監測戶,做好兜底保障;對弱勞力半勞力,要創造條件探索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
“我們聚焦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3.5萬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用好‘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駐村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4支幫扶力量,圍繞項目建設、勞務協作、園區共建、產業協作、干部人才交流、消費幫扶等細化任務和舉措?!眲伪硎?,社會合力進一步凝聚,協作幫扶工作格局更加穩固。去年,東部省份實際投入財政援助資金230.9億元,引導2633家企業到協作地區投資1354.2億元,305家中央單位共向592個定點幫扶縣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689億元,18.6萬名駐村第一書記、56.3萬名工作隊員在助推當地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必然要求?!眲伪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著力激發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依靠自身力量發展的志氣心氣底氣。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培育提升產業。脫貧縣要選準發展方向,做好“土特產”文章,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開發一批特色鮮明、品質優良的特色農牧漁產品。同時,要補上產業短板弱項、選好經營模式、健全聯農帶農機制,通過持續開展消費幫扶行動,拓寬脫貧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對接建立市場化消費幫扶機制,及時化解市場風險。
積極擴大就業。把握脫貧群眾就業規律,順應就近就地務工比重逐步提升的趨勢,通過組織動員更多有意愿、有勞動能力的脫貧群眾外出務工就業,穩住脫貧群眾務工就業規模,確保脫貧群眾務工就業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統籌用好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資源,加強資產經營管理、開發利用集體土地、創新發展方式,支持脫貧地區農村特別是經濟薄弱村培育壯大集體經濟。
壯大縣域經濟。推動脫貧地區與發達地區深化經濟交流合作,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將本地的資源稟賦、要素優勢同發達地區的市場資源、管理經驗有機集合,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引導幫扶力量更多地培育優質項目,助力脫貧地區增強發展意識、拓寬發展思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升脫貧群眾技能素質。各地要摸清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需求底數,建立清單,為有意愿的脫貧群眾都能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創造條件。聚焦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提高職業教育入讀率、就業率;聚焦脫貧家庭青壯年勞動力,提高技能專業化水平。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