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順:“?!碑a業,讓鄉村振興“畜”勢勃發
2023年元旦過后,晉中市大地披上了銀裝。放眼望去,皚皚白雪層層疊疊鋪在高低起伏的山丘上;午后,冬日的暖陽散落在晉中市和順縣的田間地頭,成群的牛兒在地里休閑地覓食,宛如一幅鄉村振興水墨畫卷徐徐展開。在這生動畫面的背后是和順縣牛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扶持“?!碑a業 促農增收致富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位于太行之巔,漳水河畔。境內山大坡廣、水草豐盛,全縣優質牧坡總面積174.3萬畝,四邊草地15萬畝;依托“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資源稟賦,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順發展的養牛業成為助農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為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助推產業提質增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和順縣堅決落實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從實際縣情出發,先后制定出臺了《和順縣特色農業產業扶持實施辦法》《和順縣扶持畜牧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辦法》等配套政策。
發展養牛業作為和順縣優勢傳統養殖業之一。和順縣有5個鎮,3個鄉和1個城區,在全縣8個鄉鎮都發展了養牛業,其中橫嶺鎮是和順縣的養牛第一大鎮,全鎮存欄牛13120頭,養牛村38個,養牛戶711戶。橫嶺鎮沙峪村脫貧戶王維忠家的生活條件改善得益于養牛。早年,王維忠妻子患病,家中因病致貧,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養牛給王維忠家帶去了好日子。白天,王維忠趕著牛兒外出放牧,晚上,王維忠就把牛趕到村里的牛棚里。僅在2022年,王維忠家中養了15頭牛?!梆B牛有10多年了,得益養牛有了穩定收入,花了35萬元給兒子在太原付了婚房的首付,現在的生活好著哩!”談起養牛的感受,王維忠家露出樂呵呵的笑容。同樣因養牛改變生活的還有橫嶺鎮油坊村村民白彥忠一家,家中原有牛35頭,通過6年的發展,現在的飼養規模達到了130多頭,年收入在26萬元左右。通過養牛,白彥忠除了供完三個孩子讀完大學外,還給2個兒子在河南、榆次各購買了一套房子,白彥忠家庭生活因養牛發生了質的變化。今天,橫嶺鎮農戶以牛為業,依靠養牛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小額信貸 “貸”動牛產業
小額信貸政策的實施,有效地破解了脫貧戶(監測戶)發展產業和自主創業資金短缺瓶頸,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到了造血作用。小額信貸政策的幫扶對于一些脫貧戶來說起到了“扶上馬,送一程”的良好效果。近年來,平松鄉瓦房村脫貧戶郭海文通過申請小額信貸發展養牛,由起初的5頭牛增加到20頭牛,隨著養牛規模的擴大不僅幫助郭海文實現了穩定增收,還激發了郭海文增收致富的決心?!白约吼B牛富不算啥,帶領鄉親們一起富起來才是真的好哩!”一說起養牛,郭海文就笑的合不攏嘴。郭海文將自己的養牛經驗和方法“貢獻”給鄉親們,帶動瓦房村全村牛存欄量首次達到100頭以上,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共同富裕的“養?!焙寐纷?。通過養牛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不僅讓村民獲得了分紅收益和勞務收益,還激發了村民勤勞致富的信心。義興鎮楊家巖村的村民武旭光,由于家里條件不好,一直沒有成家,和老母親相依為命,平時靠務農和打工為生。2017年,在養牛企業打工的武旭光萌生了養牛的念頭,剛開始養了5頭牛,后來又通過小額貸款申請了10萬元的資金購買了5頭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武旭光的精心管理下,現在的養殖規模發展到了40多頭,年收入達到了16萬元左右。養了牛,掙了錢,武旭光的干勁兒也更足了。武旭光翻新了村里的老房子,又在縣城里買了新樓房,購置了越野車,還四處托人打聽,要張羅著成個家。面對未來的生活,勤勞憨厚的武旭光信心滿滿!和順縣為進一步加大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力度,積極落實金融政策,為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發展產業提供資金保障,實現全額貼息,應貸盡貸,有效激發脫貧人口發展產業,自我創收,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隨著金融政策的落地實施,已經為3159戶農戶投放小額信貸15619.1萬元,占年度總任務的156.2%。
數字畜牧 讓和順養牛業“?!逼饋?/strong>
和順縣養牛業久負盛名。和順縣是全國首批黃牛改良試點縣,全國商品?;乜h,全省肉牛養殖重點縣,中國西門塔爾牛太行山類群選育基地縣,和順肉牛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為進一步鞏固和順肉牛產業的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和順縣利用肉牛大數據平臺和物聯通信技術,建立肉牛大數據平臺,賦能傳統肉牛養殖業,積極打造數字畜牧業,主要舉措如下:
——擴大肉牛存欄,有效盤活“肉牛資產”,為做大做強肉牛產業夯實了基礎。
——借助大數據平臺,有效地發揮了和順牛源輸出地的優勢,實現和順牛只的譜系信息錄入與譜系系統建設,從源頭上對肉牛品種、性能、健康等狀態做出更及時、有效、全面監管,真正實現提質增效。
——建設智慧示范牧場,通過數字化、標準化的飼養管理,打通了從源頭(優質牛源地)到餐桌(高端牛肉品牌)間的數據與利潤共享機制,利用智慧化物聯系統和牛只大數據平臺,以數據驗證和順肉牛品質,同時也為終端市場提供牛肉溯源數據,為產地源頭和消費市場建立了穩固信源平臺。
和順縣依托“活體資產確權”技術,將“數字化保單”應用于和順養牛產業化發展當中,實現肉?;铙w資產的資本化和養牛業規模擴張的雙重目的,在有效地推動和順肉牛擴群提質切實的同時為農戶帶來切實收益,讓和順肉牛產業打造成助推鄉村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強勁引擎。
肉牛養殖已經成為帶動和順經濟的重要支撐。截至2022年底,和順縣全縣牛存欄3.7萬頭,出欄2.7萬頭;有141個養牛村,158個養牛園區;全縣肉牛產業總產值41875萬元,人均養牛收入4926元。養牛業帶動4326戶農戶養牛致富,戶均收益2.6萬元。其中脫貧人口占比65%,戶均收益1.5萬元。
和順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著力打造肉牛大數據平臺,借助肉牛大數據平臺將肉牛數據變成核心資產,實現牛源地一產與終端市場三產的利潤共享機制,為更好服務全縣養牛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和順縣、乃至山西省打造“牛只數據資產”,讓鄉村振興“畜”勢勃發。
山西和順:“?!碑a業,讓鄉村振興“畜”勢勃發
時間:2023-02-02 20:51:55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本刊記者 張志銀
2023年元旦過后,晉中市大地披上了銀裝。放眼望去,皚皚白雪層層疊疊鋪在高低起伏的山丘上;午后,冬日的暖陽散落在晉中市和順縣的田間地頭,成群的牛兒在地里休閑地覓食,宛如一幅鄉村振興水墨畫卷徐徐展開。在這生動畫面的背后是和順縣牛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扶持“?!碑a業 促農增收致富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位于太行之巔,漳水河畔。境內山大坡廣、水草豐盛,全縣優質牧坡總面積174.3萬畝,四邊草地15萬畝;依托“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資源稟賦,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順發展的養牛業成為助農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為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助推產業提質增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和順縣堅決落實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從實際縣情出發,先后制定出臺了《和順縣特色農業產業扶持實施辦法》《和順縣扶持畜牧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辦法》等配套政策。
發展養牛業作為和順縣優勢傳統養殖業之一。和順縣有5個鎮,3個鄉和1個城區,在全縣8個鄉鎮都發展了養牛業,其中橫嶺鎮是和順縣的養牛第一大鎮,全鎮存欄牛13120頭,養牛村38個,養牛戶711戶。橫嶺鎮沙峪村脫貧戶王維忠家的生活條件改善得益于養牛。早年,王維忠妻子患病,家中因病致貧,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養牛給王維忠家帶去了好日子。白天,王維忠趕著牛兒外出放牧,晚上,王維忠就把牛趕到村里的牛棚里。僅在2022年,王維忠家中養了15頭牛?!梆B牛有10多年了,得益養牛有了穩定收入,花了35萬元給兒子在太原付了婚房的首付,現在的生活好著哩!”談起養牛的感受,王維忠家露出樂呵呵的笑容。同樣因養牛改變生活的還有橫嶺鎮油坊村村民白彥忠一家,家中原有牛35頭,通過6年的發展,現在的飼養規模達到了130多頭,年收入在26萬元左右。通過養牛,白彥忠除了供完三個孩子讀完大學外,還給2個兒子在河南、榆次各購買了一套房子,白彥忠家庭生活因養牛發生了質的變化。今天,橫嶺鎮農戶以牛為業,依靠養牛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小額信貸 “貸”動牛產業
小額信貸政策的實施,有效地破解了脫貧戶(監測戶)發展產業和自主創業資金短缺瓶頸,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到了造血作用。小額信貸政策的幫扶對于一些脫貧戶來說起到了“扶上馬,送一程”的良好效果。近年來,平松鄉瓦房村脫貧戶郭海文通過申請小額信貸發展養牛,由起初的5頭牛增加到20頭牛,隨著養牛規模的擴大不僅幫助郭海文實現了穩定增收,還激發了郭海文增收致富的決心?!白约吼B牛富不算啥,帶領鄉親們一起富起來才是真的好哩!”一說起養牛,郭海文就笑的合不攏嘴。郭海文將自己的養牛經驗和方法“貢獻”給鄉親們,帶動瓦房村全村牛存欄量首次達到100頭以上,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共同富裕的“養?!焙寐纷?。通過養牛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不僅讓村民獲得了分紅收益和勞務收益,還激發了村民勤勞致富的信心。義興鎮楊家巖村的村民武旭光,由于家里條件不好,一直沒有成家,和老母親相依為命,平時靠務農和打工為生。2017年,在養牛企業打工的武旭光萌生了養牛的念頭,剛開始養了5頭牛,后來又通過小額貸款申請了10萬元的資金購買了5頭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武旭光的精心管理下,現在的養殖規模發展到了40多頭,年收入達到了16萬元左右。養了牛,掙了錢,武旭光的干勁兒也更足了。武旭光翻新了村里的老房子,又在縣城里買了新樓房,購置了越野車,還四處托人打聽,要張羅著成個家。面對未來的生活,勤勞憨厚的武旭光信心滿滿!和順縣為進一步加大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力度,積極落實金融政策,為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發展產業提供資金保障,實現全額貼息,應貸盡貸,有效激發脫貧人口發展產業,自我創收,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隨著金融政策的落地實施,已經為3159戶農戶投放小額信貸15619.1萬元,占年度總任務的156.2%。
數字畜牧 讓和順養牛業“?!逼饋?/strong>
和順縣養牛業久負盛名。和順縣是全國首批黃牛改良試點縣,全國商品?;乜h,全省肉牛養殖重點縣,中國西門塔爾牛太行山類群選育基地縣,和順肉牛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為進一步鞏固和順肉牛產業的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和順縣利用肉牛大數據平臺和物聯通信技術,建立肉牛大數據平臺,賦能傳統肉牛養殖業,積極打造數字畜牧業,主要舉措如下:
——擴大肉牛存欄,有效盤活“肉牛資產”,為做大做強肉牛產業夯實了基礎。
——借助大數據平臺,有效地發揮了和順牛源輸出地的優勢,實現和順牛只的譜系信息錄入與譜系系統建設,從源頭上對肉牛品種、性能、健康等狀態做出更及時、有效、全面監管,真正實現提質增效。
——建設智慧示范牧場,通過數字化、標準化的飼養管理,打通了從源頭(優質牛源地)到餐桌(高端牛肉品牌)間的數據與利潤共享機制,利用智慧化物聯系統和牛只大數據平臺,以數據驗證和順肉牛品質,同時也為終端市場提供牛肉溯源數據,為產地源頭和消費市場建立了穩固信源平臺。
和順縣依托“活體資產確權”技術,將“數字化保單”應用于和順養牛產業化發展當中,實現肉?;铙w資產的資本化和養牛業規模擴張的雙重目的,在有效地推動和順肉牛擴群提質切實的同時為農戶帶來切實收益,讓和順肉牛產業打造成助推鄉村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強勁引擎。
肉牛養殖已經成為帶動和順經濟的重要支撐。截至2022年底,和順縣全縣牛存欄3.7萬頭,出欄2.7萬頭;有141個養牛村,158個養牛園區;全縣肉牛產業總產值41875萬元,人均養牛收入4926元。養牛業帶動4326戶農戶養牛致富,戶均收益2.6萬元。其中脫貧人口占比65%,戶均收益1.5萬元。
和順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著力打造肉牛大數據平臺,借助肉牛大數據平臺將肉牛數據變成核心資產,實現牛源地一產與終端市場三產的利潤共享機制,為更好服務全縣養牛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和順縣、乃至山西省打造“牛只數據資產”,讓鄉村振興“畜”勢勃發。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