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h:鄉村建設促提升 富美??h譜新篇
今年以來,在鶴壁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h堅持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災后恢復重建為統領,扎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村治理有力有效,美麗鄉村綻放新的活力。
堅持規劃引領,繪好鄉村建設大藍圖
按照“尊重鄉村歷史文化、保護地形地貌、突出鄉土風情”原則,打造縣、鎮、村三級規劃格局。統籌布局。以國土空間規劃指引村莊規劃,在完成鎮域布局和五類村莊分類基礎上,分批次開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精準規劃。突出??h特色、體現“黎陽”風貌,完成82個村莊規劃,打造了以西楊玘屯、后毛村和裴莊村等為代表的一批精品規劃示范村。強化管控。構建“1+2+3”工作體系?!?”是建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規劃委員會,“2”是用好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和執法兩種手段,“3”是動員村干部、鄉賢能人、村民三種力量,凝聚工作合力。
聚力災后重建,推動基礎設施大提升
統籌實施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農田水利建設大提升,建設高標準農田79.88萬畝,建成水毀水利項目29個,為糧食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農村道路建設實現大提升,升級改造縣鄉道路186公里、通村公路489.248公里,建設村道34.2公里。農村供水保障實現大提升,新建、改擴建水廠3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全覆蓋。通訊設施實現大提升,修復網點基站536個,鎮以上區域5G信號全覆蓋,所有村光纖網絡全覆蓋。農村供電及防減災能力實現大提升,建成145個電力單項工程。
完善服務體系,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堅持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逐步實現標準統一、制度并軌。推進教育服務均等化,新建、改擴建寄宿制學校25所,修復學校285所。推進醫療服務均等化,實施125個村集體衛生室及5個鎮衛生院災后重建項目,組建了2家緊密型醫共體。推進保障服務均等化,創新“兩擴兩提一轉”措施,發放低保、特困救助等民政對象救助金4851萬元。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依托474個村級文明實踐站,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宣講活動;全縣60%以上的行政村達到縣級文明村鎮標準,市級以上文明鄉鎮全覆蓋。
狠抓環境整治,實現村容村貌大改善
面對災后殘垣斷壁多、村組道路受損重、垃圾污泥遍地的狀況,堅持把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重中之重,采取“政府投、群眾籌、鄉賢捐、企業幫”的辦法,共籌措資金3億多元,全力開展環境整治。對184個村實施村組道路硬化,首批33個村已基本完成,新開工建設151個村。累計拆除廢棄院落1800多座,改建“四園”1300多處,創建“五美庭院”3萬余戶。開展示范村創建,示范村、達標村370多個。
探索“??h經驗”,筑牢防止返貧硬底線
縣級領導干部下沉任包鄉第一指揮長,靠前指揮、一線督導。建立常態化動態監測機制。采取農戶申報、干部排查、部門預警、大數據篩查等措施,確保識別納入“快”、結對幫扶“準”、風險排查“全”,做到應納盡納。截至8月底,動態新納入監測對象168戶621人。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農牧業、電商物流業、快遞進村,有效帶動群眾增收。推動“人人有就業、戶戶能增收”。借力“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兩類戶”持證2182人,創新開發“愛心崗位”2500個,幫助半勞動力、弱勞動力就業增收。探索黨員聯戶制度。堅持黨建引領,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在各村推行“十聯戶”“百聯戶”代表制度,實現黨員聯戶與村民自治相融合,切實提升鄉村治理水平。豐富載體提升群眾滿意度。開展“走千村、訪萬戶,察民情、解民憂,幫民富、促振興”、“感黨恩、情暖百姓”等活動,組織2059名干部每周“一、三、六”進村入戶開展幫扶,為群眾辦實事6600件,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殷殷囑托千鈞力,踔厲奮發正當時???h將以此次觀摩活動為契機,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決守牢不發生因災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奮力譜寫鄉村建設新篇章?。ê幽鲜】?h鄉村振興局 供稿)
河南??h:鄉村建設促提升 富美??h譜新篇
時間:2022-12-08 10:15:00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今年以來,在鶴壁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h堅持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災后恢復重建為統領,扎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村治理有力有效,美麗鄉村綻放新的活力。
堅持規劃引領,繪好鄉村建設大藍圖
按照“尊重鄉村歷史文化、保護地形地貌、突出鄉土風情”原則,打造縣、鎮、村三級規劃格局。統籌布局。以國土空間規劃指引村莊規劃,在完成鎮域布局和五類村莊分類基礎上,分批次開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精準規劃。突出??h特色、體現“黎陽”風貌,完成82個村莊規劃,打造了以西楊玘屯、后毛村和裴莊村等為代表的一批精品規劃示范村。強化管控。構建“1+2+3”工作體系?!?”是建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規劃委員會,“2”是用好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和執法兩種手段,“3”是動員村干部、鄉賢能人、村民三種力量,凝聚工作合力。
聚力災后重建,推動基礎設施大提升
統籌實施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農田水利建設大提升,建設高標準農田79.88萬畝,建成水毀水利項目29個,為糧食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農村道路建設實現大提升,升級改造縣鄉道路186公里、通村公路489.248公里,建設村道34.2公里。農村供水保障實現大提升,新建、改擴建水廠3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全覆蓋。通訊設施實現大提升,修復網點基站536個,鎮以上區域5G信號全覆蓋,所有村光纖網絡全覆蓋。農村供電及防減災能力實現大提升,建成145個電力單項工程。
完善服務體系,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堅持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逐步實現標準統一、制度并軌。推進教育服務均等化,新建、改擴建寄宿制學校25所,修復學校285所。推進醫療服務均等化,實施125個村集體衛生室及5個鎮衛生院災后重建項目,組建了2家緊密型醫共體。推進保障服務均等化,創新“兩擴兩提一轉”措施,發放低保、特困救助等民政對象救助金4851萬元。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依托474個村級文明實踐站,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宣講活動;全縣60%以上的行政村達到縣級文明村鎮標準,市級以上文明鄉鎮全覆蓋。
狠抓環境整治,實現村容村貌大改善
面對災后殘垣斷壁多、村組道路受損重、垃圾污泥遍地的狀況,堅持把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重中之重,采取“政府投、群眾籌、鄉賢捐、企業幫”的辦法,共籌措資金3億多元,全力開展環境整治。對184個村實施村組道路硬化,首批33個村已基本完成,新開工建設151個村。累計拆除廢棄院落1800多座,改建“四園”1300多處,創建“五美庭院”3萬余戶。開展示范村創建,示范村、達標村370多個。
探索“??h經驗”,筑牢防止返貧硬底線
縣級領導干部下沉任包鄉第一指揮長,靠前指揮、一線督導。建立常態化動態監測機制。采取農戶申報、干部排查、部門預警、大數據篩查等措施,確保識別納入“快”、結對幫扶“準”、風險排查“全”,做到應納盡納。截至8月底,動態新納入監測對象168戶621人。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農牧業、電商物流業、快遞進村,有效帶動群眾增收。推動“人人有就業、戶戶能增收”。借力“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兩類戶”持證2182人,創新開發“愛心崗位”2500個,幫助半勞動力、弱勞動力就業增收。探索黨員聯戶制度。堅持黨建引領,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在各村推行“十聯戶”“百聯戶”代表制度,實現黨員聯戶與村民自治相融合,切實提升鄉村治理水平。豐富載體提升群眾滿意度。開展“走千村、訪萬戶,察民情、解民憂,幫民富、促振興”、“感黨恩、情暖百姓”等活動,組織2059名干部每周“一、三、六”進村入戶開展幫扶,為群眾辦實事6600件,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殷殷囑托千鈞力,踔厲奮發正當時???h將以此次觀摩活動為契機,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決守牢不發生因災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奮力譜寫鄉村建設新篇章?。ê幽鲜】?h鄉村振興局 供稿)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