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之城的“暖心醫生”
郭亞維和關靜醫生在村衛生室門前與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院旗合影
2021年11月,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兩位醫生郭亞維和關靜,作為京蒙協作第四批東城區援派醫生到阿爾山市掛職,他們貢獻才智、各展所長,在文旅、醫療、鄉村振興、生態建設等多個領域當參謀、解難題、帶隊伍、搭橋梁,助力阿爾山市基層醫療診療能力、醫護人才隊伍建設,健康管理服務水平和醫療機構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一年京蒙行、一生阿爾山情”的生動實踐,被當地群眾親切的稱為冰雪之城的“暖心醫生”。
情系千里,山河相連
從東城區到阿爾山市,對關靜來說,變換的只是工作的地方,不變的是對醫生使命的堅守。專業扎實、盡心盡責、技術高超,是同事及患者們對關靜的一致評價。掛職一年來,她始終堅持一線問診、一線把關,前來就診的患者從幾個月的嬰兒到九十幾歲的老人,所看病種從急性心肌梗死到慢性病、康復治療,從內科疾病到皮膚濕疹,她都全力以赴。在當地醫療條件不能確診的情況下,她積極聯系北京專家,協助診治,她盡力將醫療幫扶的觸角伸得更遠,用自己瘦弱的身軀奉獻出最大的能量。
曾經有一位自述“燒心”的老年患者前來就診,經過仔細問診及查體,緊急完善心電圖,考慮是“急性冠脈綜合征”,立即給與緊急藥物處理,還幫助她聯系北京的三級醫院,方便其赴京治療。阿爾山地廣人稀,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為了讓當地患者方便就醫,她不怕路途遙遠,不怕條件艱苦,多次到偏遠鄉鎮為百姓義診及健康宣教,為行動不便的患者送診到家,在北疆的冰天雪地里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扒橄登Ю?,山河相連”,她的醫術與愛心得到了百姓的認可,每天來找她診療的患者絡繹不絕,甚至還有患者從烏蘭浩特驅車近300公里,專門到阿爾山找她看病,不僅收到多面錦旗,還收到了一個小朋友給她畫的“白雪公主”,說她像白雪公主一樣善良。
郭亞維醫生在為患者診治慢性病
技術引進,造福百姓
阿爾山地處高寒地區,加之醫療資源比較薄弱,百姓時常要到300公里以外的烏蘭浩特市去看病,到了漫長的冬季,冰雪覆蓋山路,交通更加不便利。郭亞維積極推進搭建覆蓋阿爾山市的超高清遠程醫學衛生專網服務平臺、遠程醫療服務平臺、遠程繼續教育服務平臺,同時引入盟內以及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建設包含北京-興安盟-阿爾山市-下屬鎮街四級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體系。一方面有效促進了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加速推動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提高全市醫療水平;另一方面用最切實可行的方式讓優質的醫療資源觸達農村地區,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助力阿爾山市健康鄉村、數字鄉村建設。
關靜醫生在為患者治病的同時進行臨床帶教工作
積極造血,授人以漁
關靜深知精準結對幫扶一味的依靠“輸血”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改“輸血”為“造血”,才能將新理念、新技術本土化。在臨床工作中,她注重臨床帶教,盡可能多的讓當地醫生進行首診,遇到難以診治或者療效不佳的患者時,再親自接手診治,并通過面對面指導、手把手傳授技術、點對點的解疑,仔細剖析學習,當地醫生業務理論、技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她帶領蒙中醫院團隊走訪各鎮街衛生院及衛生室,進行中醫適宜技術指導,現在各個鎮街衛生院都可以開展拔罐、艾灸、紅光照射等治療方式。
聚焦慢病,宣傳文化
阿爾山處于高緯度、高寒地帶,百姓喜歡吃腌制的咸菜、好飲酒吃肉,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高尿酸血癥多發。因此郭亞維編寫了《京蒙協作慢病宣傳管理手冊》一書,其中涵蓋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癥、腦梗死等阿爾山地區五種常見高發慢性病,他深入就診患者及部分建檔立卡戶家中免費發放。對腦出血、腦梗死恢復期的患者,他結合理論知識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及培養建立中醫治療康復理念,充分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與感謝。
郭亞維和關靜兩位中醫醫生富有社會責任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中醫藥文化知識進校園、進課堂,開展社團課,不僅給師生們講解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授學生們中醫非藥物治療中的拔罐操作,還面向學校師生進行義診,向學生們教授健身氣功八段錦。通過兩位醫生的親身授課,加強了學生們對中醫及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了學生們預防保健、防治疾病的能力,受到了學校領導和師生家長們的一致認可。
助力產業,鄉村振興
作為京蒙協作團隊的一員,關靜除了想讓阿爾山的百姓擺脫病痛,還想讓這里的百姓生活得更好。她發現阿爾山具有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每年漫山的藥用植物生長、開花、枯萎、雪藏,而蒙中醫院每月都要從外面采購中藥材,感到很是惋惜。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阿爾山的藥用植物資源和價值并加以開發,她利用業余時間,觀察藥用植物的科屬、種類,查詢大量藥用植物書籍,摸底藥用植物種植情況,編寫了《阿爾山藥用植物圖冊》一書,并且聯系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及同仁堂等醫藥企業,洽談阿爾山藥用植物開發方向,進行中藥代茶飲、中藥藥枕及中藥香囊的研發和生產,利用當地藥用植物資源,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邊疆雪城,暖心醫生;一年之期,一生眷戀。關靜、郭亞維兩位醫生即將踏上返京的旅途,但京蒙協作的深情厚誼仍將薪火相傳,兩位醫生用奮斗書寫人生精彩,用青春見證基層發展,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相信這段交織著喜悅、感動、奉獻與牽掛的日子,也必將成為兩位醫生一生難忘的記憶。
冰雪之城的“暖心醫生”
時間:2023-01-06 15:31:46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郭亞維和關靜醫生在村衛生室門前與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院旗合影
2021年11月,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兩位醫生郭亞維和關靜,作為京蒙協作第四批東城區援派醫生到阿爾山市掛職,他們貢獻才智、各展所長,在文旅、醫療、鄉村振興、生態建設等多個領域當參謀、解難題、帶隊伍、搭橋梁,助力阿爾山市基層醫療診療能力、醫護人才隊伍建設,健康管理服務水平和醫療機構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一年京蒙行、一生阿爾山情”的生動實踐,被當地群眾親切的稱為冰雪之城的“暖心醫生”。
情系千里,山河相連
從東城區到阿爾山市,對關靜來說,變換的只是工作的地方,不變的是對醫生使命的堅守。專業扎實、盡心盡責、技術高超,是同事及患者們對關靜的一致評價。掛職一年來,她始終堅持一線問診、一線把關,前來就診的患者從幾個月的嬰兒到九十幾歲的老人,所看病種從急性心肌梗死到慢性病、康復治療,從內科疾病到皮膚濕疹,她都全力以赴。在當地醫療條件不能確診的情況下,她積極聯系北京專家,協助診治,她盡力將醫療幫扶的觸角伸得更遠,用自己瘦弱的身軀奉獻出最大的能量。
曾經有一位自述“燒心”的老年患者前來就診,經過仔細問診及查體,緊急完善心電圖,考慮是“急性冠脈綜合征”,立即給與緊急藥物處理,還幫助她聯系北京的三級醫院,方便其赴京治療。阿爾山地廣人稀,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為了讓當地患者方便就醫,她不怕路途遙遠,不怕條件艱苦,多次到偏遠鄉鎮為百姓義診及健康宣教,為行動不便的患者送診到家,在北疆的冰天雪地里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扒橄登Ю?,山河相連”,她的醫術與愛心得到了百姓的認可,每天來找她診療的患者絡繹不絕,甚至還有患者從烏蘭浩特驅車近300公里,專門到阿爾山找她看病,不僅收到多面錦旗,還收到了一個小朋友給她畫的“白雪公主”,說她像白雪公主一樣善良。
郭亞維醫生在為患者診治慢性病
技術引進,造福百姓
阿爾山地處高寒地區,加之醫療資源比較薄弱,百姓時常要到300公里以外的烏蘭浩特市去看病,到了漫長的冬季,冰雪覆蓋山路,交通更加不便利。郭亞維積極推進搭建覆蓋阿爾山市的超高清遠程醫學衛生專網服務平臺、遠程醫療服務平臺、遠程繼續教育服務平臺,同時引入盟內以及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建設包含北京-興安盟-阿爾山市-下屬鎮街四級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體系。一方面有效促進了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加速推動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提高全市醫療水平;另一方面用最切實可行的方式讓優質的醫療資源觸達農村地區,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助力阿爾山市健康鄉村、數字鄉村建設。
關靜醫生在為患者治病的同時進行臨床帶教工作
積極造血,授人以漁
關靜深知精準結對幫扶一味的依靠“輸血”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改“輸血”為“造血”,才能將新理念、新技術本土化。在臨床工作中,她注重臨床帶教,盡可能多的讓當地醫生進行首診,遇到難以診治或者療效不佳的患者時,再親自接手診治,并通過面對面指導、手把手傳授技術、點對點的解疑,仔細剖析學習,當地醫生業務理論、技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她帶領蒙中醫院團隊走訪各鎮街衛生院及衛生室,進行中醫適宜技術指導,現在各個鎮街衛生院都可以開展拔罐、艾灸、紅光照射等治療方式。
聚焦慢病,宣傳文化
阿爾山處于高緯度、高寒地帶,百姓喜歡吃腌制的咸菜、好飲酒吃肉,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高尿酸血癥多發。因此郭亞維編寫了《京蒙協作慢病宣傳管理手冊》一書,其中涵蓋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癥、腦梗死等阿爾山地區五種常見高發慢性病,他深入就診患者及部分建檔立卡戶家中免費發放。對腦出血、腦梗死恢復期的患者,他結合理論知識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及培養建立中醫治療康復理念,充分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與感謝。
郭亞維和關靜兩位中醫醫生富有社會責任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中醫藥文化知識進校園、進課堂,開展社團課,不僅給師生們講解中醫藥文化知識,教授學生們中醫非藥物治療中的拔罐操作,還面向學校師生進行義診,向學生們教授健身氣功八段錦。通過兩位醫生的親身授課,加強了學生們對中醫及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了學生們預防保健、防治疾病的能力,受到了學校領導和師生家長們的一致認可。
助力產業,鄉村振興
作為京蒙協作團隊的一員,關靜除了想讓阿爾山的百姓擺脫病痛,還想讓這里的百姓生活得更好。她發現阿爾山具有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每年漫山的藥用植物生長、開花、枯萎、雪藏,而蒙中醫院每月都要從外面采購中藥材,感到很是惋惜。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阿爾山的藥用植物資源和價值并加以開發,她利用業余時間,觀察藥用植物的科屬、種類,查詢大量藥用植物書籍,摸底藥用植物種植情況,編寫了《阿爾山藥用植物圖冊》一書,并且聯系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及同仁堂等醫藥企業,洽談阿爾山藥用植物開發方向,進行中藥代茶飲、中藥藥枕及中藥香囊的研發和生產,利用當地藥用植物資源,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邊疆雪城,暖心醫生;一年之期,一生眷戀。關靜、郭亞維兩位醫生即將踏上返京的旅途,但京蒙協作的深情厚誼仍將薪火相傳,兩位醫生用奮斗書寫人生精彩,用青春見證基層發展,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相信這段交織著喜悅、感動、奉獻與牽掛的日子,也必將成為兩位醫生一生難忘的記憶。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