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 :“三管齊下”走深走實特色鄉村善治之路
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進一步夯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重點工作的基層基礎。巴彥淖爾市以“抓統籌協調、抓示范帶動、抓模式創新”三管齊下高效能推進鄉村治理,扎實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良性互動、有機結合,以巴彥淖爾特色鄉村善治之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抓統籌協調。巴彥淖爾市始終把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作為首要任務,在構建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方面深度發力。市委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9月2日,組織涉及鄉村治理工作的36個部門以及各旗縣區業務骨干召開全市鄉村治理局際協調推進會議,圍繞各自責任分工的落實情況、工作計劃及存在問題、工作建議等方面進行會商研究,共同提出“全面找準切入點、準確把握工作角度、充分調動農牧民積極性、有效抓實工作載體”4個方面的工作思路,為扎實落實各項舉措明確了方向。
抓示范帶動。印發《巴彥淖爾市2022年鄉村治理示范嘎查村建設重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各旗縣區自評推薦基礎上,在全市范圍重點建設打造35個市級鄉村治理示范嘎查村(每個旗縣區5個)。同時,《方案》按照示范嘎查村建設各項重點工作,將4個方面12大類任務層層明確落實到責任部門、責任屬地,并細化16個項目指標33項具體內容的評價分值,為鄉村治理的試點示范、推進基層創新實踐提供有力支撐。在臨河區富強村、五原縣義豐村和五原縣天吉泰鎮分別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杭錦后旗民建村入選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磴口縣城關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的基礎上,2022年再接再厲,五原縣聯樂村入選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烏拉特中旗四義堂村村民委員會入選“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臨河區進步村榮獲“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榮譽稱號......
抓模式創新。鼓勵全市各旗縣區、蘇木鄉鎮、嘎查村圍繞實際情況,全方位、多角度探索鄉村治理的有效舉措和實用做法。印發《關于征集全市鄉村治理先進典型案例的通知》,深入總結、凝練、宣傳我市各地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形成具有可操作、可運用、可推廣的鄉村治理模式。其中,五原縣創新性推行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小組網格化“微治理”,推動重心下移、服務下沉,著力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網格治理、黨群互動、便捷高效”的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新路子。臨河區實施“五人小組”工作法,讓廣大群眾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成為鄉村治理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暢通了末端治理的“微循環”,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斷頭路”,讓群眾有了信得過的“代言人”,實現了村民小組“家門口”的民主治理。此外,“1234567”小數字村級議事協商模式、“五老”志愿者協會等典型做法,進一步豐富了基層民主協商形式,真正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著辦。各類鄉村治理模式在全市上下切實營造了互學互鑒、互促互進的良好氛圍,為實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內蒙古巴彥淖爾 :“三管齊下”走深走實特色鄉村善治之路
時間:2023-01-05 11:41:48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進一步夯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重點工作的基層基礎。巴彥淖爾市以“抓統籌協調、抓示范帶動、抓模式創新”三管齊下高效能推進鄉村治理,扎實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良性互動、有機結合,以巴彥淖爾特色鄉村善治之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抓統籌協調。巴彥淖爾市始終把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作為首要任務,在構建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方面深度發力。市委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9月2日,組織涉及鄉村治理工作的36個部門以及各旗縣區業務骨干召開全市鄉村治理局際協調推進會議,圍繞各自責任分工的落實情況、工作計劃及存在問題、工作建議等方面進行會商研究,共同提出“全面找準切入點、準確把握工作角度、充分調動農牧民積極性、有效抓實工作載體”4個方面的工作思路,為扎實落實各項舉措明確了方向。
抓示范帶動。印發《巴彥淖爾市2022年鄉村治理示范嘎查村建設重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各旗縣區自評推薦基礎上,在全市范圍重點建設打造35個市級鄉村治理示范嘎查村(每個旗縣區5個)。同時,《方案》按照示范嘎查村建設各項重點工作,將4個方面12大類任務層層明確落實到責任部門、責任屬地,并細化16個項目指標33項具體內容的評價分值,為鄉村治理的試點示范、推進基層創新實踐提供有力支撐。在臨河區富強村、五原縣義豐村和五原縣天吉泰鎮分別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杭錦后旗民建村入選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磴口縣城關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的基礎上,2022年再接再厲,五原縣聯樂村入選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烏拉特中旗四義堂村村民委員會入選“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臨河區進步村榮獲“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榮譽稱號......
抓模式創新。鼓勵全市各旗縣區、蘇木鄉鎮、嘎查村圍繞實際情況,全方位、多角度探索鄉村治理的有效舉措和實用做法。印發《關于征集全市鄉村治理先進典型案例的通知》,深入總結、凝練、宣傳我市各地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形成具有可操作、可運用、可推廣的鄉村治理模式。其中,五原縣創新性推行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小組網格化“微治理”,推動重心下移、服務下沉,著力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網格治理、黨群互動、便捷高效”的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新路子。臨河區實施“五人小組”工作法,讓廣大群眾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成為鄉村治理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暢通了末端治理的“微循環”,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斷頭路”,讓群眾有了信得過的“代言人”,實現了村民小組“家門口”的民主治理。此外,“1234567”小數字村級議事協商模式、“五老”志愿者協會等典型做法,進一步豐富了基層民主協商形式,真正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著辦。各類鄉村治理模式在全市上下切實營造了互學互鑒、互促互進的良好氛圍,為實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