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錫璠:抓好八項重點工作 高效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當前,脫貧攻堅將鄉村發展推向全新階段,徹底改變了鄉村長期以來貧困落后的面貌,但鄉村發展基礎仍然薄弱,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立足新階段,究竟應該怎樣高效推進鄉村振興?我有幸長期奮戰在三農一線,在此,結合恩施州實際,談一些膚淺的認識,主要是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保護鄉村生態。要全面推行鄉村建設生態化。按照生態化要求,實施鄉村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從鄉村建設每項工程初設方案的設計和評審抓起,從施工圖審查抓起,落實到每一個工程項目中,全面推行鄉村建設工程生態化。要從嚴管控農業生產投入品。依法嚴控種植業化肥農藥施用過量、養殖業添加劑抗生素使用過量、動植物生長調節劑運用過濫等問題。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禁用除草劑,少用其他化學農藥,多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要循環利用農業生產廢棄物。加強農業生產廢棄物回收利用,大力推行秸稈還田,實施畜禽糞污還田,杜絕因生產廢棄物產生環境污染。要保護好古樹、大樹和野生動物。
第二,升級鄉村產業。要推進“一村一品+”行動。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深入實施“一村一品+特色、規模、主體、訂單、設施、科技、項目、政策”,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動鄉村產業專業化、規?;?、標準化、品牌化、生態化、信息化發展,使每一個鄉村逐步形成發展水平較高、特色明顯的主導產品和特色品牌。要實施主導產業提升行動。按照規?;?、標準化、綠色化要求推進鄉村主導產業基地提檔升級,抓好生產資料的流通體系建設,完善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加強產銷對接,強化品牌培育和質量認證。要培育市場主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制改革,扶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現代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提高鄉村產業組織化和市場化水平。吸引、整合、調動各方資源,發展壯大市場主體,推動農業產業加快發展。要推動融合發展。高起點高標準打造農旅融合示范鄉村,加快推動農產品加工行業革命性轉型。
第三,改善鄉村生活。要提升基礎設施。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重點提升農村通組通戶和農村產業公路。加大水利設施的投入,打通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持續抓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解決“看天吃水”的問題。加強農村電力、通訊、寬帶等網絡提檔升級。要提升公共服務。深入推進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善與能力提升,擴大和優化配置鄉村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和寄宿制教育資源。著力加強鄉村衛生室建設,配備全科鄉村醫生,改善村衛生室服務條件。充分挖掘當地文化資源,保護好當地文化遺產,鞏固拓展農村文化陣地。要提升保障水平。聚焦弱勢群體,精準落實各類保障和救助政策,不落下任何一名符合政策保障條件的對象。加強重點人群的關愛服務體系建設。
第四,提升鄉村風貌。要規范村莊規劃建設。分門別類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對重點村和中心村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形成科學可行的“多規合一”規劃。突出治理房屋建設、農村“蜘蛛網”、各類標牌等亂象。要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堅定不移實施農村垃圾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治理生活污水污染。要推進村莊綠化美化。樹立長遠思想,在村莊內廣泛開展植樹、栽花、種草活動,集中開展村莊綠化美化行動,力爭讓每個村莊綠樹成蔭、四季有花、色彩豐富、充滿生機。
第五,培育鄉村文明。要提升文化素養。積極開展生態文明知識宣傳和科普教育,加強道德、感恩教育,弘揚愛黨愛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的社會正氣。要推進移風易俗。堅持破立并舉,反對鋪張浪費,狠剎大操大辦,破除陳規陋習。健全鄉風文明理事會、村民議事會、村民監事會等自治組織,引導鄉土人才、致富能手等鄉賢開展鄉風評議。要開展文明創建。經常性開展喜聞樂見、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和各類典型評選表彰活動,讓群眾參與其中,讓組與組、戶與戶相互競賽,讓群眾自己的節目登上舞臺等等,點燃群眾的激情,提升村內精氣神。
第六,深化鄉村治理。要健全民主決策機制。大力推進“兩議兩公開”,即村支“兩委”商議,村民代表大會(會議)決議,通過嚴格按制度和程序辦事,在長年累月的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提高民主素質。要制定實施村規民約。堅持走群眾路線,在自下而上逐戶征求和搜集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召開村民小組群眾會、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形成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耳熟能詳的村規民約,然后嚴格執行。要堅持做好群眾工作。將精準扶貧工作中,定期、經常、隨時走訪群眾,組織群眾座談,召開各種形式群眾會等做法制度化、規范化,及時掌握村內家家戶戶的情況,做到群眾想法、困難、問題、矛盾及時掌握、及時研究、及時解決,始終把群眾凝聚在我們身邊,依靠群眾的力量解決村內的問題。
第七,培養鄉村人才。要選好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靈魂人物。堅持村黨組織書記在本村村民中挑選、在能人中挑選、放寬視野在各類人群中挑選,選拔為人正道、處事公道、黨性原則強、操作能力強、善做群眾工作的人擔任村黨組織書記。要培養鄉村實用人才。盤活各類人才資源,抓好農村鄉土人才培育,建設一支活躍在田間地頭和生產第一線的“田秀才”“土專家”隊伍。要培養鄉村致富帶頭人。立足鄉村產業實際,分類開展培訓,培育更多的產業帶頭人、科技示范戶。加大政策支持,重點扶持能人大戶發展壯大,不斷提升其就業創業能力。通過技能培訓、要素支持“雙管齊下”,讓每一個村都有兩三個產業致富帶頭人。
第八,抓好綜合保障。要強化組織體系建設。堅持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鄉村振興部門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工作機制,形成強大的組織領導力量。全面推廣脫貧攻堅派駐村“尖刀班”的成功做法,組建鄉村振興“尖刀班”,發揮鄉村振興生力軍作用,切實解決好“有人辦事”的問題。要增加綜合政策供給。健全鄉村振興財政支出優先保障和穩定增長機制,調整和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政策范圍,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辦法,優先保障鄉村振興。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創新投融資機制,確保金融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三農工作體制改革,科學劃分基層事權,堅持敢于放手、放權、放活,明確縣市一級為鄉村振興的實施主體。推動農村土地生產關系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基本經營制度,推動以村集體股權合作社的方式統籌農村土地,解決農村田土大量撂荒、土地流轉矛盾突出等問題。(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州委副書記、州長)
夏錫璠:抓好八項重點工作 高效推進鄉村振興
時間:2022-12-21 15:52:0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夏錫璠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當前,脫貧攻堅將鄉村發展推向全新階段,徹底改變了鄉村長期以來貧困落后的面貌,但鄉村發展基礎仍然薄弱,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立足新階段,究竟應該怎樣高效推進鄉村振興?我有幸長期奮戰在三農一線,在此,結合恩施州實際,談一些膚淺的認識,主要是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保護鄉村生態。要全面推行鄉村建設生態化。按照生態化要求,實施鄉村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從鄉村建設每項工程初設方案的設計和評審抓起,從施工圖審查抓起,落實到每一個工程項目中,全面推行鄉村建設工程生態化。要從嚴管控農業生產投入品。依法嚴控種植業化肥農藥施用過量、養殖業添加劑抗生素使用過量、動植物生長調節劑運用過濫等問題。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禁用除草劑,少用其他化學農藥,多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要循環利用農業生產廢棄物。加強農業生產廢棄物回收利用,大力推行秸稈還田,實施畜禽糞污還田,杜絕因生產廢棄物產生環境污染。要保護好古樹、大樹和野生動物。
第二,升級鄉村產業。要推進“一村一品+”行動。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深入實施“一村一品+特色、規模、主體、訂單、設施、科技、項目、政策”,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動鄉村產業專業化、規?;?、標準化、品牌化、生態化、信息化發展,使每一個鄉村逐步形成發展水平較高、特色明顯的主導產品和特色品牌。要實施主導產業提升行動。按照規?;?、標準化、綠色化要求推進鄉村主導產業基地提檔升級,抓好生產資料的流通體系建設,完善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加強產銷對接,強化品牌培育和質量認證。要培育市場主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制改革,扶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現代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提高鄉村產業組織化和市場化水平。吸引、整合、調動各方資源,發展壯大市場主體,推動農業產業加快發展。要推動融合發展。高起點高標準打造農旅融合示范鄉村,加快推動農產品加工行業革命性轉型。
第三,改善鄉村生活。要提升基礎設施。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重點提升農村通組通戶和農村產業公路。加大水利設施的投入,打通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持續抓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解決“看天吃水”的問題。加強農村電力、通訊、寬帶等網絡提檔升級。要提升公共服務。深入推進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善與能力提升,擴大和優化配置鄉村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和寄宿制教育資源。著力加強鄉村衛生室建設,配備全科鄉村醫生,改善村衛生室服務條件。充分挖掘當地文化資源,保護好當地文化遺產,鞏固拓展農村文化陣地。要提升保障水平。聚焦弱勢群體,精準落實各類保障和救助政策,不落下任何一名符合政策保障條件的對象。加強重點人群的關愛服務體系建設。
第四,提升鄉村風貌。要規范村莊規劃建設。分門別類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對重點村和中心村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形成科學可行的“多規合一”規劃。突出治理房屋建設、農村“蜘蛛網”、各類標牌等亂象。要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堅定不移實施農村垃圾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治理生活污水污染。要推進村莊綠化美化。樹立長遠思想,在村莊內廣泛開展植樹、栽花、種草活動,集中開展村莊綠化美化行動,力爭讓每個村莊綠樹成蔭、四季有花、色彩豐富、充滿生機。
第五,培育鄉村文明。要提升文化素養。積極開展生態文明知識宣傳和科普教育,加強道德、感恩教育,弘揚愛黨愛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的社會正氣。要推進移風易俗。堅持破立并舉,反對鋪張浪費,狠剎大操大辦,破除陳規陋習。健全鄉風文明理事會、村民議事會、村民監事會等自治組織,引導鄉土人才、致富能手等鄉賢開展鄉風評議。要開展文明創建。經常性開展喜聞樂見、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和各類典型評選表彰活動,讓群眾參與其中,讓組與組、戶與戶相互競賽,讓群眾自己的節目登上舞臺等等,點燃群眾的激情,提升村內精氣神。
第六,深化鄉村治理。要健全民主決策機制。大力推進“兩議兩公開”,即村支“兩委”商議,村民代表大會(會議)決議,通過嚴格按制度和程序辦事,在長年累月的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提高民主素質。要制定實施村規民約。堅持走群眾路線,在自下而上逐戶征求和搜集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召開村民小組群眾會、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形成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耳熟能詳的村規民約,然后嚴格執行。要堅持做好群眾工作。將精準扶貧工作中,定期、經常、隨時走訪群眾,組織群眾座談,召開各種形式群眾會等做法制度化、規范化,及時掌握村內家家戶戶的情況,做到群眾想法、困難、問題、矛盾及時掌握、及時研究、及時解決,始終把群眾凝聚在我們身邊,依靠群眾的力量解決村內的問題。
第七,培養鄉村人才。要選好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靈魂人物。堅持村黨組織書記在本村村民中挑選、在能人中挑選、放寬視野在各類人群中挑選,選拔為人正道、處事公道、黨性原則強、操作能力強、善做群眾工作的人擔任村黨組織書記。要培養鄉村實用人才。盤活各類人才資源,抓好農村鄉土人才培育,建設一支活躍在田間地頭和生產第一線的“田秀才”“土專家”隊伍。要培養鄉村致富帶頭人。立足鄉村產業實際,分類開展培訓,培育更多的產業帶頭人、科技示范戶。加大政策支持,重點扶持能人大戶發展壯大,不斷提升其就業創業能力。通過技能培訓、要素支持“雙管齊下”,讓每一個村都有兩三個產業致富帶頭人。
第八,抓好綜合保障。要強化組織體系建設。堅持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鄉村振興部門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工作機制,形成強大的組織領導力量。全面推廣脫貧攻堅派駐村“尖刀班”的成功做法,組建鄉村振興“尖刀班”,發揮鄉村振興生力軍作用,切實解決好“有人辦事”的問題。要增加綜合政策供給。健全鄉村振興財政支出優先保障和穩定增長機制,調整和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政策范圍,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辦法,優先保障鄉村振興。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創新投融資機制,確保金融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三農工作體制改革,科學劃分基層事權,堅持敢于放手、放權、放活,明確縣市一級為鄉村振興的實施主體。推動農村土地生產關系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基本經營制度,推動以村集體股權合作社的方式統籌農村土地,解決農村田土大量撂荒、土地流轉矛盾突出等問題。(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州委副書記、州長)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