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青春之筆,書寫鄉村振興新華章
2021年8月,吳麗娟被單位選派為江西省上栗縣東源鄉小枧村駐村第一書記,下沉到基層一線。作為一名“95后”年輕干部,單位領導對其寄予了厚望。她帶著對鄉村振興的思考與期望,志氣滿滿前往小枧村。
找準定位,明確職責
通過自主學習,吳麗娟對鄉村振興有了初步的了解。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的,是農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好機遇。她找準定位、明確職責,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實現鄉村振興,要通過對村容村貌、新業態布局進行科學規劃,最終達到吸引勞動力回流、游客“望山看水解鄉愁”、共同富裕等目標。結合市縣鄉各級部門組織的培訓學習,她明確了第一書記所肩負的職責,一要建強村黨組織,二要推進強村富民,三要提升治理水平,四要為民辦事服務。
實地走訪,深入調研
吳麗娟沉下心來、俯下身來,去了解村情、掌握民情。到崗后,她帶領駐村工作隊開展了扎實的調研工作。小枧村,位于江西省上栗縣東源鄉的北部,是“十四五”省鄉村振興重點村。這里環境優美、休閑宜居、民風淳樸,萍水河源頭穿村而過??偯娣e3.5平方公里,林地面積3287畝,其中公益林724畝,耕地面積827畝(水田640畝、旱地187畝),山塘占地面積60余畝,火龍果及水果種植20余畝。小枧下設14個自然村,現有人口612戶2374人,全村經濟來源以養殖、種植、務工、經商為主。設3個黨小組,現有黨員55人(含預備黨員1人)。小枧村素有“儺文化之鄉”的美譽,小枧儺神廟始建于明朝,是目前贛西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儺廟之一,被評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豐厚的文化歷史底蘊。
在調研的過程中,吳麗娟發現,即使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小枧村依舊面臨著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兩委”班子戰斗力不強等難題。于是,她將建強村黨組織、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產業作為工作的重點。
編制規劃,狠抓黨建
調研結束后,吳麗娟帶領駐村工作隊制定了小枧村三年幫扶計劃,以此保障駐村幫扶工作平穩有序進行。在建強村黨組織方面,她采取了“兩個到位”來解決村里黨員老齡化嚴重、村黨組織軟弱渙散等問題。一是思想到位。通過定期召開會議的方式,讓大家首先從思想上認識到黨建的重要性。二是工作落實到位。安排選調生專人負責黨建相關工作;建立了“小枧村黨建工作群”,積極宣傳時事政策;完善了村上的黨建臺賬,積極申報了“紅旗黨組織”并入圍;發展黨員3名、吸納入黨積極分子4名,為組織不斷注入了新鮮血液。
夯實基建,培育產業
要致富,先修路。2021年下半年,小枧村實施了街道“白改黑”及透水道改造,短短半年時間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隨后村委相繼申報了下水道改造、河岸維修、臭水塘改造、觀音巖山塘維修、飲水安全、亮化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村莊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老百姓看到村里真實發生的變化,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022年,小枧村成立了江西省上栗縣福旺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采取了“合作社+運營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進順福鞋面加工廠,給當地提供了40多個就業崗位。合作社按比例入股分紅,以此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此外,小枧村以合作社的名義,引進水稻制種項目,租賃農戶農田約300畝,不僅解決了土地大面積撂荒的問題,也幫助了農戶增收。
貼近群眾,服務民生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駐村期間,吳麗娟帶領駐村工作隊積極聯系幫扶單位,爭取資源,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通過邀請鄉司法所所長、律師團隊到村講法等形式,小枧村開展“法律知識進鄉村、爭做法律明白人”活動,給老百姓普法,幫助解決矛盾爭議,推動構建鄉風文明和諧幸福村。同時,小枧村申報了“童心港灣”項目,從村上選聘了一名“童心媽媽”。該項目不僅為村上創造了一個就業崗位,也給村里的留守兒童提供了親情陪伴、學業輔導、紅色教育等暖心服務。此外,吳麗娟帶領村干部幫助五保戶家庭進行衛生間改造,解決了洗澡難等問題;給監測戶老人家里購置新棉被,在寒冷的冬天送去了溫暖……
爭先創優,振興鄉村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第一書記,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吳麗娟堅定不移帶頭干、與群眾一起干。在疫情形勢嚴峻期間,她帶領駐村干部凌晨四點駐守路口,疏散來往的趕集人群;在大雪、暴雨等極端天氣里,不怕吃苦,沖鋒在前,排查、除雪、巡河,確保村民的人身財產安全。2022年7月,小枧村榮獲“優秀基層黨組織”稱號,村支書被評選為“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吳麗娟被評選為“優秀共產黨員”。
吳麗娟說:“現在我們的駐村工作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群眾的認可。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我不后悔將汗水與激情盡情地揮灑在鄉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我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決心,賡續前行力量,以昂揚的姿態不斷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奮進接續鄉村振興事業!”(楊彰磊、林海波)
執青春之筆,書寫鄉村振興新華章
時間:2022-12-16 16:06:11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楊彰磊、林海波
2021年8月,吳麗娟被單位選派為江西省上栗縣東源鄉小枧村駐村第一書記,下沉到基層一線。作為一名“95后”年輕干部,單位領導對其寄予了厚望。她帶著對鄉村振興的思考與期望,志氣滿滿前往小枧村。
找準定位,明確職責
通過自主學習,吳麗娟對鄉村振興有了初步的了解。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的,是農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好機遇。她找準定位、明確職責,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實現鄉村振興,要通過對村容村貌、新業態布局進行科學規劃,最終達到吸引勞動力回流、游客“望山看水解鄉愁”、共同富裕等目標。結合市縣鄉各級部門組織的培訓學習,她明確了第一書記所肩負的職責,一要建強村黨組織,二要推進強村富民,三要提升治理水平,四要為民辦事服務。
實地走訪,深入調研
吳麗娟沉下心來、俯下身來,去了解村情、掌握民情。到崗后,她帶領駐村工作隊開展了扎實的調研工作。小枧村,位于江西省上栗縣東源鄉的北部,是“十四五”省鄉村振興重點村。這里環境優美、休閑宜居、民風淳樸,萍水河源頭穿村而過??偯娣e3.5平方公里,林地面積3287畝,其中公益林724畝,耕地面積827畝(水田640畝、旱地187畝),山塘占地面積60余畝,火龍果及水果種植20余畝。小枧下設14個自然村,現有人口612戶2374人,全村經濟來源以養殖、種植、務工、經商為主。設3個黨小組,現有黨員55人(含預備黨員1人)。小枧村素有“儺文化之鄉”的美譽,小枧儺神廟始建于明朝,是目前贛西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儺廟之一,被評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豐厚的文化歷史底蘊。
在調研的過程中,吳麗娟發現,即使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小枧村依舊面臨著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兩委”班子戰斗力不強等難題。于是,她將建強村黨組織、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產業作為工作的重點。
編制規劃,狠抓黨建
調研結束后,吳麗娟帶領駐村工作隊制定了小枧村三年幫扶計劃,以此保障駐村幫扶工作平穩有序進行。在建強村黨組織方面,她采取了“兩個到位”來解決村里黨員老齡化嚴重、村黨組織軟弱渙散等問題。一是思想到位。通過定期召開會議的方式,讓大家首先從思想上認識到黨建的重要性。二是工作落實到位。安排選調生專人負責黨建相關工作;建立了“小枧村黨建工作群”,積極宣傳時事政策;完善了村上的黨建臺賬,積極申報了“紅旗黨組織”并入圍;發展黨員3名、吸納入黨積極分子4名,為組織不斷注入了新鮮血液。
夯實基建,培育產業
要致富,先修路。2021年下半年,小枧村實施了街道“白改黑”及透水道改造,短短半年時間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隨后村委相繼申報了下水道改造、河岸維修、臭水塘改造、觀音巖山塘維修、飲水安全、亮化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村莊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老百姓看到村里真實發生的變化,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022年,小枧村成立了江西省上栗縣福旺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采取了“合作社+運營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進順福鞋面加工廠,給當地提供了40多個就業崗位。合作社按比例入股分紅,以此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此外,小枧村以合作社的名義,引進水稻制種項目,租賃農戶農田約300畝,不僅解決了土地大面積撂荒的問題,也幫助了農戶增收。
貼近群眾,服務民生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駐村期間,吳麗娟帶領駐村工作隊積極聯系幫扶單位,爭取資源,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通過邀請鄉司法所所長、律師團隊到村講法等形式,小枧村開展“法律知識進鄉村、爭做法律明白人”活動,給老百姓普法,幫助解決矛盾爭議,推動構建鄉風文明和諧幸福村。同時,小枧村申報了“童心港灣”項目,從村上選聘了一名“童心媽媽”。該項目不僅為村上創造了一個就業崗位,也給村里的留守兒童提供了親情陪伴、學業輔導、紅色教育等暖心服務。此外,吳麗娟帶領村干部幫助五保戶家庭進行衛生間改造,解決了洗澡難等問題;給監測戶老人家里購置新棉被,在寒冷的冬天送去了溫暖……
爭先創優,振興鄉村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第一書記,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吳麗娟堅定不移帶頭干、與群眾一起干。在疫情形勢嚴峻期間,她帶領駐村干部凌晨四點駐守路口,疏散來往的趕集人群;在大雪、暴雨等極端天氣里,不怕吃苦,沖鋒在前,排查、除雪、巡河,確保村民的人身財產安全。2022年7月,小枧村榮獲“優秀基層黨組織”稱號,村支書被評選為“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吳麗娟被評選為“優秀共產黨員”。
吳麗娟說:“現在我們的駐村工作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群眾的認可。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我不后悔將汗水與激情盡情地揮灑在鄉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我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決心,賡續前行力量,以昂揚的姿態不斷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奮進接續鄉村振興事業!”(楊彰磊、林海波)
責任編輯:張院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