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樅陽:創新防返貧監測排查“望聞問切”工作法
為做深做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安徽省樅陽縣創新“望聞問切”工作法,以“望”察民情、以“聞”知民意、以“問”曉民聲、以“切”出民方,為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嚴重困難戶等重點監測對象把脈問診,及時解決存在問題,補齊短板弱項,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細心“望”,做到“眼觀六路”
推行網格管理。全面推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網格化管理模式,以村為單位,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按照“地緣相近、居住相鄰、適宜管理”原則,全縣優化調整村組監測網格1924個、網格員1924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監管到位的網格體系。編印《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手冊》和《網格化監測手冊》,堅持把所有農戶納入防返貧集中排查范圍。
推行排查“六看”。入戶排查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在發現問題上做到“六看”:看住房和飲水安全、看有無輟學學生、看是否患有大病、看孤寡老人有無贍養、看(房前屋后室內)人居環境、看群眾精神面貌。通過入戶走訪,既看以前幫扶措施與成效,又看群眾生活現狀與所需,更看群眾精神面貌與期盼。目前全縣已完成重點農戶排查5168戶,完成率100%。
耐心“聞”,做到“耳聽八方”
一線聽民聲納民言。敞開門廣納民言,坐下來傾聽民意,走下去匯集民智。幫扶責任人與與外出務工脫貧戶、監測戶微信互動,聊近況也聊務工收入;與脫貧戶、村干部、周圍群眾拉家常、聊政策,聽取群眾對幫扶工作的意見、對干部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與脫貧群眾和監測對象結“親戚”,俯下身子,用心傾聽民聲,真真切切把他們在收入、就業、醫療、住房等方面的訴求,裝在心里面,寫在本子上。
一線化矛盾解難題。規定各鄉鎮按月對轄區內鄉村振興領域信訪事項進行摸底排查,及早掌握區域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由駐村工作隊和駐村干部按期在幫扶村開展接訪活動,對群眾訴求進行現場登記、面對面答復,幫助群眾了解政策、疏通心結、化解矛盾和解決問題,全力以赴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家門口、消除在萌芽狀態。
熱心“問”,做到“細致入微”
在“問”中掌握政策落實情況。采取“走下去”和“帶回來”相結合的方式,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在走訪排查中,熱心詢問農民群眾特別是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的身體和健康狀況,子女就學、醫療報銷、產業發展、就業務工、收入支出等情況,問幫扶滿意度、問創收思路、問鄰里關系、問具體要求,在問中掌握政策落實情況。
在“問”中發現問題與不足。通過“問”,全面掌握群眾家庭現狀,準確把握返貧風險,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通過“問”,進一步了解群眾對幫扶項目及資金使用的滿意度,聽取群眾真實的意見建議,查找幫扶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同時給他們詳細講解當前國家強農、富農、惠農的相關政策,傳播黨的好聲音。
精心“切”,做到“切中要害”
通過研判發預警信息。結合“望、聞、問”收集到的信息、了解到的情況、征求到的意見,精心“會診”、開出“良方”。建立農戶申報、村級排查、鄉鎮初審、部門比對、縣級審核、錄入系統的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h級以季度定期和月度不定期方式,對疑似風險戶名單同步納入當月排查工作。鄉鎮、村每月一分析、每月一研判,及時了解監測對象風險變化情況,按程序分別提出新增和解除監測對象名單,縣級復核研判,按季動態調整,及時錄入系統。今年以來,縣各行業部門累計反饋監測預警信息11批次33296條,新增監測對象63戶157人。
通過督導促整改落實??h鄉村振興局成立3個督導組,按照時間節點分片督導,及時建立問題臺賬,做到當天發現、當天反饋、當天交辦。通過發揮督導“指揮棒”作用,落實落細集中排查各環節工作,切實消除政策落實漏點、幫扶措施盲點、返貧致貧風險點,提升排查工作實效。截止11月中旬,共自查問題452條,已完成整改436條、正在整改16條。(作者單位:安徽省樅陽縣鄉村振興局)
安徽樅陽:創新防返貧監測排查“望聞問切”工作法
時間:2022-11-30 16:19:36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吳文華 朱文革
為做深做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安徽省樅陽縣創新“望聞問切”工作法,以“望”察民情、以“聞”知民意、以“問”曉民聲、以“切”出民方,為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嚴重困難戶等重點監測對象把脈問診,及時解決存在問題,補齊短板弱項,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細心“望”,做到“眼觀六路”
推行網格管理。全面推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網格化管理模式,以村為單位,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按照“地緣相近、居住相鄰、適宜管理”原則,全縣優化調整村組監測網格1924個、網格員1924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監管到位的網格體系。編印《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手冊》和《網格化監測手冊》,堅持把所有農戶納入防返貧集中排查范圍。
推行排查“六看”。入戶排查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在發現問題上做到“六看”:看住房和飲水安全、看有無輟學學生、看是否患有大病、看孤寡老人有無贍養、看(房前屋后室內)人居環境、看群眾精神面貌。通過入戶走訪,既看以前幫扶措施與成效,又看群眾生活現狀與所需,更看群眾精神面貌與期盼。目前全縣已完成重點農戶排查5168戶,完成率100%。
耐心“聞”,做到“耳聽八方”
一線聽民聲納民言。敞開門廣納民言,坐下來傾聽民意,走下去匯集民智。幫扶責任人與與外出務工脫貧戶、監測戶微信互動,聊近況也聊務工收入;與脫貧戶、村干部、周圍群眾拉家常、聊政策,聽取群眾對幫扶工作的意見、對干部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與脫貧群眾和監測對象結“親戚”,俯下身子,用心傾聽民聲,真真切切把他們在收入、就業、醫療、住房等方面的訴求,裝在心里面,寫在本子上。
一線化矛盾解難題。規定各鄉鎮按月對轄區內鄉村振興領域信訪事項進行摸底排查,及早掌握區域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由駐村工作隊和駐村干部按期在幫扶村開展接訪活動,對群眾訴求進行現場登記、面對面答復,幫助群眾了解政策、疏通心結、化解矛盾和解決問題,全力以赴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家門口、消除在萌芽狀態。
熱心“問”,做到“細致入微”
在“問”中掌握政策落實情況。采取“走下去”和“帶回來”相結合的方式,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在走訪排查中,熱心詢問農民群眾特別是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的身體和健康狀況,子女就學、醫療報銷、產業發展、就業務工、收入支出等情況,問幫扶滿意度、問創收思路、問鄰里關系、問具體要求,在問中掌握政策落實情況。
在“問”中發現問題與不足。通過“問”,全面掌握群眾家庭現狀,準確把握返貧風險,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通過“問”,進一步了解群眾對幫扶項目及資金使用的滿意度,聽取群眾真實的意見建議,查找幫扶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同時給他們詳細講解當前國家強農、富農、惠農的相關政策,傳播黨的好聲音。
精心“切”,做到“切中要害”
通過研判發預警信息。結合“望、聞、問”收集到的信息、了解到的情況、征求到的意見,精心“會診”、開出“良方”。建立農戶申報、村級排查、鄉鎮初審、部門比對、縣級審核、錄入系統的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h級以季度定期和月度不定期方式,對疑似風險戶名單同步納入當月排查工作。鄉鎮、村每月一分析、每月一研判,及時了解監測對象風險變化情況,按程序分別提出新增和解除監測對象名單,縣級復核研判,按季動態調整,及時錄入系統。今年以來,縣各行業部門累計反饋監測預警信息11批次33296條,新增監測對象63戶157人。
通過督導促整改落實??h鄉村振興局成立3個督導組,按照時間節點分片督導,及時建立問題臺賬,做到當天發現、當天反饋、當天交辦。通過發揮督導“指揮棒”作用,落實落細集中排查各環節工作,切實消除政策落實漏點、幫扶措施盲點、返貧致貧風險點,提升排查工作實效。截止11月中旬,共自查問題452條,已完成整改436條、正在整改16條。(作者單位:安徽省樅陽縣鄉村振興局)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