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縣:圍繞“變”字做文章 聚力助推鄉村振興上臺階
近年來,革命老區確山縣積極貫徹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戰略,始終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因地制宜,“壓茬推進”“穩打穩扎”,走出了一條農村嬗變之路。
科學編制規劃 變“要我建”為“我要建”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情鄉愁”。為了實現這一具體目標,該縣廣泛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尤其是在確山縣紅色竹溝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建設前期謀劃過程中,充分尊重群眾發展建設意愿,以“空間優化布局美、生態宜居環境美、鄉土特色風貌美、業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諧風尚美、改革引領發展美”為目標,統籌規劃編制鄉村建設。從“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建設主題出發,部署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政策宣傳引導,讓農民看到美麗鄉村建設的美好遠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大力倡導節約、綠色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努力營造人人關心、參與、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增強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自覺性,變“要我建”為“我要建”,變“等等看”為“主動干”。
打造新型業態 變“臟亂差”為“靜美亮”
確山縣在原有投資規模上將各個小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提升,升級改造配套建設,城鎮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城區功能不斷完善提升??h域內鄉村道路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在全縣建立多個大型文化廣場、游樂健身園等軟硬件配套設施,著力實施“碧水、藍天、綠地、寧靜、環?!蔽宕笮袆?,打造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場所,每個游園配套齊全,公廁、坑塘、觀賞亭、多種健身器材等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按照標準建設,同步建設文教衛生、社會保障、商業服務等便民服務場所,完善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處理等規劃建設。
創建品牌農業 變“要單面”為“要雙面”
在全力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篇章的同時,該縣還注重加強特色產業發展和打造精神文明建設堅強陣地。積極開展“回歸工程”,打造了“小提琴之鄉”、藥材種植基地等發展名片;大力扶持山區農民發展本地特色畜牧業,讓確山黑豬成為特有品牌,形成了多個養殖專業村。為各個示范村制定了文明村村規民約,強化規則意識、弘揚公序良俗,引導廣大村民誠實做人、守信做事。村民們住在如畫的村子里,生活物質上也富足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感覺“里子”“面子”都有了,責任感、自豪感、獲得感油然而生。
融合和諧理念 變“一處美”為“一片美”
近年來,該縣先后籌措資金近7.6億元,對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優化提升。依托地理優勢,緊緊抓住原生態的亮點,挖掘利用鄉村自然景觀、農業資源和文化傳統,采用生態循環模式, 融入鄉村特色產業建設,發展藥材種植、健康養殖,帶動相關運輸業、服務業、餐飲業的長足發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與綠色發展理念的融合,加快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健康、和諧成為美麗鄉村的主基調,推動美麗鄉村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從“一時美”邁向“一世美”。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與開放發展理念的融合,打開農村連接城市的通道,完善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的人走進農村、了解農村、向往農村,讓美麗鄉村收獲更多的開放紅利。
確山縣:圍繞“變”字做文章 聚力助推鄉村振興上臺階
時間:2022-11-04 09:02:47
來源:駐馬店市鄉村振興局
作者:
近年來,革命老區確山縣積極貫徹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戰略,始終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因地制宜,“壓茬推進”“穩打穩扎”,走出了一條農村嬗變之路。
科學編制規劃 變“要我建”為“我要建”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情鄉愁”。為了實現這一具體目標,該縣廣泛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尤其是在確山縣紅色竹溝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建設前期謀劃過程中,充分尊重群眾發展建設意愿,以“空間優化布局美、生態宜居環境美、鄉土特色風貌美、業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諧風尚美、改革引領發展美”為目標,統籌規劃編制鄉村建設。從“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建設主題出發,部署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政策宣傳引導,讓農民看到美麗鄉村建設的美好遠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大力倡導節約、綠色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努力營造人人關心、參與、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增強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自覺性,變“要我建”為“我要建”,變“等等看”為“主動干”。
打造新型業態 變“臟亂差”為“靜美亮”
確山縣在原有投資規模上將各個小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提升,升級改造配套建設,城鎮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城區功能不斷完善提升??h域內鄉村道路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在全縣建立多個大型文化廣場、游樂健身園等軟硬件配套設施,著力實施“碧水、藍天、綠地、寧靜、環?!蔽宕笮袆?,打造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場所,每個游園配套齊全,公廁、坑塘、觀賞亭、多種健身器材等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按照標準建設,同步建設文教衛生、社會保障、商業服務等便民服務場所,完善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處理等規劃建設。
創建品牌農業 變“要單面”為“要雙面”
在全力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篇章的同時,該縣還注重加強特色產業發展和打造精神文明建設堅強陣地。積極開展“回歸工程”,打造了“小提琴之鄉”、藥材種植基地等發展名片;大力扶持山區農民發展本地特色畜牧業,讓確山黑豬成為特有品牌,形成了多個養殖專業村。為各個示范村制定了文明村村規民約,強化規則意識、弘揚公序良俗,引導廣大村民誠實做人、守信做事。村民們住在如畫的村子里,生活物質上也富足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感覺“里子”“面子”都有了,責任感、自豪感、獲得感油然而生。
融合和諧理念 變“一處美”為“一片美”
近年來,該縣先后籌措資金近7.6億元,對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優化提升。依托地理優勢,緊緊抓住原生態的亮點,挖掘利用鄉村自然景觀、農業資源和文化傳統,采用生態循環模式, 融入鄉村特色產業建設,發展藥材種植、健康養殖,帶動相關運輸業、服務業、餐飲業的長足發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與綠色發展理念的融合,加快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健康、和諧成為美麗鄉村的主基調,推動美麗鄉村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從“一時美”邁向“一世美”。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與開放發展理念的融合,打開農村連接城市的通道,完善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的人走進農村、了解農村、向往農村,讓美麗鄉村收獲更多的開放紅利。
責任編輯:張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