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二十大,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 助力鄉村振興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這也為能源行業統籌推進能源保供和綠色轉型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國有能源企業,要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責任,主動把握和引領大型露天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的變革趨勢,按照“穩健、協同、賦能、提質”的工作導向,端牢能源“ 飯碗”,守住能源“糧倉”。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前景廣闊,任重道遠。對準能集團來說,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能源集團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深入推進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自覺擔當大型露天煤礦原創技術“策源地”的使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踐行準能擔當、貢獻準能力量。
勇做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穩定器壓艙石,筑牢綠色轉型發展道路基石
2021年9月份,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準能集團黨委堅定堅決,不折不扣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能源保供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主動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穩定供應的重大責任,持續釋放煤炭先進產能,保持了關鍵時刻高產穩供態勢。
準能集團兩級黨委班子對做好煤炭保供工作進行思想再統一、責任再壓實、任務再部署,帶頭深入一線督戰,以超常規措施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全力保供增供。各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推進“奮進十四五”黨員先鋒隊、黨員示范崗創建工作,廣大黨員帶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把能源保供作為建功立業的主戰場,做到關鍵崗位有黨員盯著、關鍵工序有黨員把著、關鍵時刻有黨員領著。一年來,自產煤、發電等各項指標均創近五年來同期最好成績。
2012—2022年,這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十年。準能集團加強生產組織、深挖協同運營、優化生產工藝,更迭先進設備,商品煤熱值從4590千卡/千克提高到4783千卡/千克,每年創效近2億元;兩個露天煤礦原煤生產工效分別達到89噸/工和101噸/工,煤炭回采率達98%,資源開發利用效率行業領先,獲評安全高效特級煤礦;累計向社會貢獻綠色煤炭5.8億噸,發電378.13億千瓦時,累計繳納稅費416.27億元,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背靠國家重要煤炭產區、優質動力煤供應基地,準能集團將高舉紅色旗幟,端牢能源“飯碗”,守住能源“糧倉”,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與供應,做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勇做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構建綠色轉型發展產業體系
創新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準能集團把企業融進發展變革的新格局,自覺擔當大型露天煤礦原創技術“策源地”的使命,在制定煤礦智能化建設頂層設計、攻克設備智能化關鍵核心技術、打造煤礦智能化建設標桿工程等方面,引領大型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全面布局煤礦智能化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
2012—2022年,這是改革創新擔當使命的十年。準能集團持續深化“節煤、節電、節水、節油”舉措,優化礦卡發動機和電控系統參數,推進礦用大馬力柴油機柴油混合氫氣、氧氣燃燒節油減排項目,油耗降低目標13%~19.2%;引進節能10%的高效智磁節電器,積極研究氫能重卡應用,協同降低碳排放強度。在設備國產化研發方面,已實現露天煤礦主采設備發動機、電氣系統、機械傳動件等關鍵核心總成及部件國產化替代,同步推進整機國產化,推動國內露天采礦裝備制造產業升級。在智能礦山建設方面,打造了智能感知、動態預測、協同控制的三維可視化生產系統,實現了電鏟、鉆機、無人駕駛礦卡、輔助設備智能協同生產作業。
國內第一家5G核心網本地部署應用落地準能,其中4項新技術為國內首創。礦用卡車輪胎自動拆裝、大型結構件自動焊修、激光熔覆焊修、成型線圈制造等7類智能機器人已開始試用,應用于多個檢修作業及巡檢工作環節的礦用機器人研究正在有序推進。183臺礦卡實現無人駕駛、42臺大型采掘設備實現遠程遙控、配套的120臺工程設備和至少1000臺輔助車輛實現互聯互通正在進行研發試驗?!?G+無人駕駛”項目在2022世界電信日大會現場直播演示。
大勢所趨,未來已來。準能集團將在智能化建設的道路上繼續攻堅克難、奮勇前行,全力打造以“生產智能化、運營數字化、創新自主化、管理智慧化”為核心的國家智能礦山建設示范標桿,以“智”賦能,構筑起綠色轉型發展產業體系。
勇做落實“雙碳”目標的主力軍,開拓綠色轉型發展縱深空間
實現“雙碳”目標,是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準能集團深刻把握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是能源央企的應盡責任,自覺將企業發展與“雙碳”愿景相融合,探索獨具準能特色的實現路徑。
植綠、覆綠,是2012年之前準能集團實現“生態準能”的第一步;“由綠變美”發展旅游業、“由綠變富”發展農牧業、“由綠探金”發展新工業,則是2012年以來的準能實踐。
2012—2022年,這是牢記囑托奮勇爭先的十年。準能集團認真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累計投入17.81億元,復墾綠化總面積達5萬畝,治理率100%,植被蓋度由25%提高至80%,水土流失控制率80%以上,形成了“一基、三山、五重、多園”協同發展模式。建成生態牧場、肉牛養殖園、林果生產采摘園、生物多樣性公園、黨員教育實踐園、婚慶文化園等一體綜合園區,以“生態+”方式,實現了工業、農牧業、文旅產業耦合發展。2022年“礦區生態修復案例”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報告。
綠色產業發展中,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主責、全員參與、全民共享的生態建設機制,培育了“政府+準能集團+礦區生態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聯合體,探索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可行之路。通過“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42項扶貧項目得以實施,14個嘎查村得到幫扶,解決本地就業超過2萬人,帶動當地農戶6600多人走上脫貧致富之路,人均年增收1.28萬元。
立足準格爾煤炭特性,利用自產煤加工制備出新型儲氫賦能煤基特種燃料——納米碳氫燃料,完成納米碳氫燃料制備技術的研究,具有原料熱值低、燃料固含低、點火溫度低、燃燒熱值高“三低一高”特點,支撐形成兩大技術體系,即“新型儲氫賦能納米碳氫燃料工業化制備技術體系”和“納米碳氫燃料火力發電技術體系”,縱向延伸拓寬了準能煤炭特別是低熱值煤炭的應用及價值,有望顯著降低供電煤耗和發電成本、改善環保問題,節約煤炭資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提前實現。
依托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一步酸溶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工藝技術,打造出“煤-電-粉煤灰-綠色電解鋁-高端鋁產品、金屬鎵、鋰-白泥綜合利用產品”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利用綠電等新能源與現代煤化工耦合發展,開辟了煤炭多元高效利用。從源頭減碳,到過程控碳,再到終端去碳,準能低碳發展蹄疾步穩。
用行動踐行忠誠、用成效展示能力,準能永不止步。實施新規劃,在服從服務國家戰略、保障能源安全上彰顯新擔當;聚焦新目標,在落實“雙碳”目標、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上實現新突破;弘揚新文化,在興企、治企上開辟管理新路徑;培養新隊伍,在人才強企、人才體制改革上邁出新步伐;煥發新面貌,在提升職工獲得感、幸福感上出臺新舉措;創造新業績,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上做出新貢獻。
輝煌中國夢,一起向未來。準能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再造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新準能,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以實際行動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喜慶二十大,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 助力鄉村振興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時間:2022-10-21 18:31:00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祝萬翔 曾玉蓓
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這也為能源行業統籌推進能源保供和綠色轉型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國有能源企業,要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責任,主動把握和引領大型露天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的變革趨勢,按照“穩健、協同、賦能、提質”的工作導向,端牢能源“ 飯碗”,守住能源“糧倉”。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前景廣闊,任重道遠。對準能集團來說,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能源集團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深入推進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自覺擔當大型露天煤礦原創技術“策源地”的使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踐行準能擔當、貢獻準能力量。
勇做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穩定器壓艙石,筑牢綠色轉型發展道路基石
2021年9月份,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準能集團黨委堅定堅決,不折不扣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能源保供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主動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穩定供應的重大責任,持續釋放煤炭先進產能,保持了關鍵時刻高產穩供態勢。
準能集團兩級黨委班子對做好煤炭保供工作進行思想再統一、責任再壓實、任務再部署,帶頭深入一線督戰,以超常規措施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全力保供增供。各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推進“奮進十四五”黨員先鋒隊、黨員示范崗創建工作,廣大黨員帶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把能源保供作為建功立業的主戰場,做到關鍵崗位有黨員盯著、關鍵工序有黨員把著、關鍵時刻有黨員領著。一年來,自產煤、發電等各項指標均創近五年來同期最好成績。
2012—2022年,這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十年。準能集團加強生產組織、深挖協同運營、優化生產工藝,更迭先進設備,商品煤熱值從4590千卡/千克提高到4783千卡/千克,每年創效近2億元;兩個露天煤礦原煤生產工效分別達到89噸/工和101噸/工,煤炭回采率達98%,資源開發利用效率行業領先,獲評安全高效特級煤礦;累計向社會貢獻綠色煤炭5.8億噸,發電378.13億千瓦時,累計繳納稅費416.27億元,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背靠國家重要煤炭產區、優質動力煤供應基地,準能集團將高舉紅色旗幟,端牢能源“飯碗”,守住能源“糧倉”,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與供應,做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勇做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構建綠色轉型發展產業體系
創新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準能集團把企業融進發展變革的新格局,自覺擔當大型露天煤礦原創技術“策源地”的使命,在制定煤礦智能化建設頂層設計、攻克設備智能化關鍵核心技術、打造煤礦智能化建設標桿工程等方面,引領大型露天煤礦智能化建設,全面布局煤礦智能化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
2012—2022年,這是改革創新擔當使命的十年。準能集團持續深化“節煤、節電、節水、節油”舉措,優化礦卡發動機和電控系統參數,推進礦用大馬力柴油機柴油混合氫氣、氧氣燃燒節油減排項目,油耗降低目標13%~19.2%;引進節能10%的高效智磁節電器,積極研究氫能重卡應用,協同降低碳排放強度。在設備國產化研發方面,已實現露天煤礦主采設備發動機、電氣系統、機械傳動件等關鍵核心總成及部件國產化替代,同步推進整機國產化,推動國內露天采礦裝備制造產業升級。在智能礦山建設方面,打造了智能感知、動態預測、協同控制的三維可視化生產系統,實現了電鏟、鉆機、無人駕駛礦卡、輔助設備智能協同生產作業。
國內第一家5G核心網本地部署應用落地準能,其中4項新技術為國內首創。礦用卡車輪胎自動拆裝、大型結構件自動焊修、激光熔覆焊修、成型線圈制造等7類智能機器人已開始試用,應用于多個檢修作業及巡檢工作環節的礦用機器人研究正在有序推進。183臺礦卡實現無人駕駛、42臺大型采掘設備實現遠程遙控、配套的120臺工程設備和至少1000臺輔助車輛實現互聯互通正在進行研發試驗?!?G+無人駕駛”項目在2022世界電信日大會現場直播演示。
大勢所趨,未來已來。準能集團將在智能化建設的道路上繼續攻堅克難、奮勇前行,全力打造以“生產智能化、運營數字化、創新自主化、管理智慧化”為核心的國家智能礦山建設示范標桿,以“智”賦能,構筑起綠色轉型發展產業體系。
勇做落實“雙碳”目標的主力軍,開拓綠色轉型發展縱深空間
實現“雙碳”目標,是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準能集團深刻把握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是能源央企的應盡責任,自覺將企業發展與“雙碳”愿景相融合,探索獨具準能特色的實現路徑。
植綠、覆綠,是2012年之前準能集團實現“生態準能”的第一步;“由綠變美”發展旅游業、“由綠變富”發展農牧業、“由綠探金”發展新工業,則是2012年以來的準能實踐。
2012—2022年,這是牢記囑托奮勇爭先的十年。準能集團認真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累計投入17.81億元,復墾綠化總面積達5萬畝,治理率100%,植被蓋度由25%提高至80%,水土流失控制率80%以上,形成了“一基、三山、五重、多園”協同發展模式。建成生態牧場、肉牛養殖園、林果生產采摘園、生物多樣性公園、黨員教育實踐園、婚慶文化園等一體綜合園區,以“生態+”方式,實現了工業、農牧業、文旅產業耦合發展。2022年“礦區生態修復案例”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報告。
綠色產業發展中,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主責、全員參與、全民共享的生態建設機制,培育了“政府+準能集團+礦區生態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聯合體,探索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可行之路。通過“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42項扶貧項目得以實施,14個嘎查村得到幫扶,解決本地就業超過2萬人,帶動當地農戶6600多人走上脫貧致富之路,人均年增收1.28萬元。
立足準格爾煤炭特性,利用自產煤加工制備出新型儲氫賦能煤基特種燃料——納米碳氫燃料,完成納米碳氫燃料制備技術的研究,具有原料熱值低、燃料固含低、點火溫度低、燃燒熱值高“三低一高”特點,支撐形成兩大技術體系,即“新型儲氫賦能納米碳氫燃料工業化制備技術體系”和“納米碳氫燃料火力發電技術體系”,縱向延伸拓寬了準能煤炭特別是低熱值煤炭的應用及價值,有望顯著降低供電煤耗和發電成本、改善環保問題,節約煤炭資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提前實現。
依托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一步酸溶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工藝技術,打造出“煤-電-粉煤灰-綠色電解鋁-高端鋁產品、金屬鎵、鋰-白泥綜合利用產品”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利用綠電等新能源與現代煤化工耦合發展,開辟了煤炭多元高效利用。從源頭減碳,到過程控碳,再到終端去碳,準能低碳發展蹄疾步穩。
用行動踐行忠誠、用成效展示能力,準能永不止步。實施新規劃,在服從服務國家戰略、保障能源安全上彰顯新擔當;聚焦新目標,在落實“雙碳”目標、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上實現新突破;弘揚新文化,在興企、治企上開辟管理新路徑;培養新隊伍,在人才強企、人才體制改革上邁出新步伐;煥發新面貌,在提升職工獲得感、幸福感上出臺新舉措;創造新業績,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上做出新貢獻。
輝煌中國夢,一起向未來。準能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再造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新準能,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以實際行動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