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紫陽:后續幫扶持續發力 讓群眾“安居”又“樂業”
陜南特色村莊點綴在青山綠水間,民居整齊劃一,干凈寬闊的產業道路在園區蜿蜒盤旋,糧蔬基地郁郁蔥蔥,瓜果飄香,一家家新社區工廠拓寬就業門路,群眾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走進安康市紫陽縣139個移民搬遷安置點,處處呈現“安居”又“樂業”的景象,19291戶64168人完成了從“山里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轉變,翻開了嶄新的生活篇章。
“免費技能培訓,讓我也有了一技之長嘞!”
盛夏時節,山城紫陽已連續多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酷暑難耐。走進高橋鎮外出務工人員李得志的新家,空調和風扇一應俱全,屋內涼風習習,頓感清涼。妻子正抱著小孫女同他視頻,視頻那頭是遠在廣東深圳務工的遠元集團員工李得志,在電話里他跟記者這樣說道?!皼]想到,我都五十多歲的年紀了,每個月還能掙幾千塊錢,免費技能培訓,讓我也有了一技之長嘞!”
紫陽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近年來,該縣克服立地條件差、承載能力弱,推行“政府主導+龍頭企業+基地培訓+定向就業”的扶技扶志、扶業富民免費技能培訓模式,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710余期,培訓農民41000余人,培訓就業率達70%以上。
“通過開展修腳技能培訓,確實能讓青壯年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弊详柨h高橋鎮桂花樹移民搬遷社區支部書記王順勤說?!拔覀兩鐓^共有1761名青壯年勞動力,其中1030人從事修腳足浴行業,月平均工資5000元以上,搬遷到社區的群眾有了穩定的工作,那這個家庭就能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了?!?/p>
為做好搬遷后扶工作,紫陽縣把創業就業作為穩增長、穩增收的重要抓手,三年來安排2.5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提高政策實施的精準度和覆蓋面。
社區工廠,掙錢持家兩不誤
挪窮窩,穩就業,斬窮根。紫陽縣持續發揮社區工廠吸納就業作用,帶動解決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問題。
“工廠就在家門口,能打工賺錢,還能照顧家里,掙錢持家兩不誤?!闭f起搬遷后的新生活,正在蒿坪鎮愛多寶動漫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上班的祝國梅滿臉喜悅。
祝國梅是廠里的老員工了,每年經他手的毛絨玩具多達五六十款?!坝辛朔€定地收入,生活肯定會越過越好,現在的生活狀態,我很滿足,每天和姐妹們在工廠里面都很開心,社區工廠讓我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哩!”
紫陽縣按照“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加工車間+家庭工坊”的思路,在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探索實踐“社區工廠+脫貧戶”和“樓上居住、樓下就業”幫扶模式,加快培育發展以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為主的新社區工廠,吸引在外創業成功人才和成熟產業工人回流,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后勁。截至6月初,縣域內發展各類新社區工廠112家,共吸納就業2700余人。
“村里有了產業,村民就有了收入”
走進蒿坪鎮東關村的農產品加工車間,62歲的搬遷群眾蔡威平手腳麻利,熟練地將清洗池中的土豆片撈出攤晾?!巴獯宓亩荚谡f,像我這么大的年齡了,每個月還能在村上掙四千多元,真羨慕啊?!睆牟掏剿实男β曋?,記者感受到了她的幸福。
“東關村已建設富硒糧蔬基地200畝,建成農產品400余平方米加工車間,目前來說,村里產業基本形成氣候了,那么群眾就有了收入保障了?!陛锲烘倴|關村黨支部書記危成成說。
目前,紫陽縣176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都有合作社,村村都有增收產業的發展格局,形成了以茶葉為主,魔芋、蔬果、養殖、中藥材等多種產業齊頭并進的產業體系。全縣共有建產業基地211個、加工廠486個、產業園區130個,農村經營主體826個,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呈現了長短結合、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
今年,紫陽縣還將持續推進安置區農業產業園區建設,2022年計劃新建配套產業園區3個、鞏固提升產業園區4個,新增吸納就業人數295人。
“下一步還要扶持一批服務功能強、內部運營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專業化程度,從而增加村集體經濟財富積累,開創財政性收入等多元增收方式,惠及更多搬遷群眾?!弊详柨h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蔡英彪說。
近些年,紫陽縣積極探索創建了“一張網覆蓋,一本證定人,兩項清單定責,六大工程促融入”的“1126”搬遷后扶雙線管理機制。通過構建“網”格化機制,夯實網格員責任,對搬遷群眾開展服務和包聯,創新搬遷社區“居住簿”制度,同時理清遷出村職責、遷入社區職責,積極推進“防返貧底線堅守、產業就業增收、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提升、社會兜底保障、文明新風引領”六大工程,切實解決搬遷群眾辦事難、管理難、融入難、增收難等問題,讓搬遷群眾“安居”又“樂業”。
陜西紫陽:后續幫扶持續發力 讓群眾“安居”又“樂業”
時間:2022-08-22 18:42:00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鄭曉虎
陜南特色村莊點綴在青山綠水間,民居整齊劃一,干凈寬闊的產業道路在園區蜿蜒盤旋,糧蔬基地郁郁蔥蔥,瓜果飄香,一家家新社區工廠拓寬就業門路,群眾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走進安康市紫陽縣139個移民搬遷安置點,處處呈現“安居”又“樂業”的景象,19291戶64168人完成了從“山里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轉變,翻開了嶄新的生活篇章。
“免費技能培訓,讓我也有了一技之長嘞!”
盛夏時節,山城紫陽已連續多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酷暑難耐。走進高橋鎮外出務工人員李得志的新家,空調和風扇一應俱全,屋內涼風習習,頓感清涼。妻子正抱著小孫女同他視頻,視頻那頭是遠在廣東深圳務工的遠元集團員工李得志,在電話里他跟記者這樣說道?!皼]想到,我都五十多歲的年紀了,每個月還能掙幾千塊錢,免費技能培訓,讓我也有了一技之長嘞!”
紫陽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近年來,該縣克服立地條件差、承載能力弱,推行“政府主導+龍頭企業+基地培訓+定向就業”的扶技扶志、扶業富民免費技能培訓模式,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710余期,培訓農民41000余人,培訓就業率達70%以上。
“通過開展修腳技能培訓,確實能讓青壯年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弊详柨h高橋鎮桂花樹移民搬遷社區支部書記王順勤說?!拔覀兩鐓^共有1761名青壯年勞動力,其中1030人從事修腳足浴行業,月平均工資5000元以上,搬遷到社區的群眾有了穩定的工作,那這個家庭就能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了?!?/p>
為做好搬遷后扶工作,紫陽縣把創業就業作為穩增長、穩增收的重要抓手,三年來安排2.5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提高政策實施的精準度和覆蓋面。
社區工廠,掙錢持家兩不誤
挪窮窩,穩就業,斬窮根。紫陽縣持續發揮社區工廠吸納就業作用,帶動解決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問題。
“工廠就在家門口,能打工賺錢,還能照顧家里,掙錢持家兩不誤?!闭f起搬遷后的新生活,正在蒿坪鎮愛多寶動漫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上班的祝國梅滿臉喜悅。
祝國梅是廠里的老員工了,每年經他手的毛絨玩具多達五六十款?!坝辛朔€定地收入,生活肯定會越過越好,現在的生活狀態,我很滿足,每天和姐妹們在工廠里面都很開心,社區工廠讓我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哩!”
紫陽縣按照“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加工車間+家庭工坊”的思路,在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探索實踐“社區工廠+脫貧戶”和“樓上居住、樓下就業”幫扶模式,加快培育發展以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為主的新社區工廠,吸引在外創業成功人才和成熟產業工人回流,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后勁。截至6月初,縣域內發展各類新社區工廠112家,共吸納就業2700余人。
“村里有了產業,村民就有了收入”
走進蒿坪鎮東關村的農產品加工車間,62歲的搬遷群眾蔡威平手腳麻利,熟練地將清洗池中的土豆片撈出攤晾?!巴獯宓亩荚谡f,像我這么大的年齡了,每個月還能在村上掙四千多元,真羨慕啊?!睆牟掏剿实男β曋?,記者感受到了她的幸福。
“東關村已建設富硒糧蔬基地200畝,建成農產品400余平方米加工車間,目前來說,村里產業基本形成氣候了,那么群眾就有了收入保障了?!陛锲烘倴|關村黨支部書記危成成說。
目前,紫陽縣176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都有合作社,村村都有增收產業的發展格局,形成了以茶葉為主,魔芋、蔬果、養殖、中藥材等多種產業齊頭并進的產業體系。全縣共有建產業基地211個、加工廠486個、產業園區130個,農村經營主體826個,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呈現了長短結合、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
今年,紫陽縣還將持續推進安置區農業產業園區建設,2022年計劃新建配套產業園區3個、鞏固提升產業園區4個,新增吸納就業人數295人。
“下一步還要扶持一批服務功能強、內部運營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專業化程度,從而增加村集體經濟財富積累,開創財政性收入等多元增收方式,惠及更多搬遷群眾?!弊详柨h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蔡英彪說。
近些年,紫陽縣積極探索創建了“一張網覆蓋,一本證定人,兩項清單定責,六大工程促融入”的“1126”搬遷后扶雙線管理機制。通過構建“網”格化機制,夯實網格員責任,對搬遷群眾開展服務和包聯,創新搬遷社區“居住簿”制度,同時理清遷出村職責、遷入社區職責,積極推進“防返貧底線堅守、產業就業增收、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提升、社會兜底保障、文明新風引領”六大工程,切實解決搬遷群眾辦事難、管理難、融入難、增收難等問題,讓搬遷群眾“安居”又“樂業”。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