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強:以數字化賦能鄉村善治
近年來,數字化成為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法路徑,各地關于鄉村治理數字化的創新探索層出不窮。在數字化賦能鄉村善治的過程中,離不開對鄉村治理數字化基本問題的討論,比如背景是什么?重點有哪些?難點和突破又在哪里?為更清晰地認識鄉村治理數字化的概念,記者近日采訪了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鄉村治理與社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張燦強。
記者:鄉村治理數字化的背景是什么?
張燦強: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基建的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蓬勃發展?!笆濉逼陂g,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固定和移動通訊網絡。截至2021年底,行政村通光纖和4G網絡比例均超過99%,農村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到1.58億戶,農村網民規模達2.84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7.6%。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對數字鄉村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目標、重點任務作出重要部署。數字技術、信息技術不僅滲透到農業生產領域,讓生產更加省工省力,更融入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邏輯、交往方式和消費習慣。在這樣的背景下,鄉村治理也要適應數字化變革的新趨勢,用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推動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記者:鄉村治理數字化的重點有哪些?
張燦強:一是村民服務的數字化。通過數字技術普及,推動信息進村入戶,開展遠程教育、線上診療,推進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數字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飛入尋常村民家”。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農村延伸,方便群眾就近辦事,讓數據多跑路,農民少跑腿,實現服務“網上辦”“掌上辦”“快捷辦”。二是村莊管理的數字化。推廣“網格化+數字化”,提高村莊管理效能。推動村務、財務網上公開,加強對村級重要事項的監督。通過微信群、村村享、騰訊為村等鄉村治理平臺,擴大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的渠道和載體。實行“積分制+數字化”,提高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便捷性和積極性。三是安全治理的數字化。深入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整合“雪亮工程”、綜治視聯網、綜治信息系統等平臺,實現智能化防控全覆蓋。推動數據信息的縣鄉村聯動,建設農村智慧應急管理體系,健全及時反饋、快速響應機制,推動農村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設。
記者:鄉村治理數字化的難點和突破在哪里?
張燦強:數字技術為鄉村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和方法,但也對鄉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利用數字化技術,村民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反映自己的意見和需求,這就要求提供管理和服務的部門或單位及時做出反饋,這對治理能力是一大考驗。比如,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口比重高,既不能讓老年人因不懂不會而犯難,也要讓老年人享受數字化的紅利,這也是數字化對鄉村治理的挑戰。數字技術賦能最終要通過治理能力的提升來實現,因此要通過數字化治理,不斷推動治理資源和力量向基層下沉。另外,鄉村治理數字化還要堅持以人為本,在發展過程中考慮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提升農民的參與感和幸福度作為衡量標準。
張燦強:以數字化賦能鄉村善治
時間:2022-06-15 09:51:30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作者:劉杰
近年來,數字化成為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法路徑,各地關于鄉村治理數字化的創新探索層出不窮。在數字化賦能鄉村善治的過程中,離不開對鄉村治理數字化基本問題的討論,比如背景是什么?重點有哪些?難點和突破又在哪里?為更清晰地認識鄉村治理數字化的概念,記者近日采訪了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鄉村治理與社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張燦強。
記者:鄉村治理數字化的背景是什么?
張燦強: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基建的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蓬勃發展?!笆濉逼陂g,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固定和移動通訊網絡。截至2021年底,行政村通光纖和4G網絡比例均超過99%,農村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到1.58億戶,農村網民規模達2.84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7.6%。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對數字鄉村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目標、重點任務作出重要部署。數字技術、信息技術不僅滲透到農業生產領域,讓生產更加省工省力,更融入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邏輯、交往方式和消費習慣。在這樣的背景下,鄉村治理也要適應數字化變革的新趨勢,用數字賦能鄉村治理,推動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記者:鄉村治理數字化的重點有哪些?
張燦強:一是村民服務的數字化。通過數字技術普及,推動信息進村入戶,開展遠程教育、線上診療,推進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數字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飛入尋常村民家”。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農村延伸,方便群眾就近辦事,讓數據多跑路,農民少跑腿,實現服務“網上辦”“掌上辦”“快捷辦”。二是村莊管理的數字化。推廣“網格化+數字化”,提高村莊管理效能。推動村務、財務網上公開,加強對村級重要事項的監督。通過微信群、村村享、騰訊為村等鄉村治理平臺,擴大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的渠道和載體。實行“積分制+數字化”,提高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便捷性和積極性。三是安全治理的數字化。深入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整合“雪亮工程”、綜治視聯網、綜治信息系統等平臺,實現智能化防控全覆蓋。推動數據信息的縣鄉村聯動,建設農村智慧應急管理體系,健全及時反饋、快速響應機制,推動農村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設。
記者:鄉村治理數字化的難點和突破在哪里?
張燦強:數字技術為鄉村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和方法,但也對鄉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利用數字化技術,村民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反映自己的意見和需求,這就要求提供管理和服務的部門或單位及時做出反饋,這對治理能力是一大考驗。比如,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口比重高,既不能讓老年人因不懂不會而犯難,也要讓老年人享受數字化的紅利,這也是數字化對鄉村治理的挑戰。數字技術賦能最終要通過治理能力的提升來實現,因此要通過數字化治理,不斷推動治理資源和力量向基層下沉。另外,鄉村治理數字化還要堅持以人為本,在發展過程中考慮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提升農民的參與感和幸福度作為衡量標準。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