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蟠桃熟了,妙村苗族小姐姐喊你來摘
微風吹拂著郁郁蔥蔥的果園,茂盛的枝葉間,一個個金黃色的蟠桃若隱若現,濃郁的果香撲鼻而來,著實讓人“桃”醉……盛夏時節,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云南驛鎮,滿目蒼翠的妙村風景如畫,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客人如約而至。
“沒想到祥云還有這么一個世外桃園,這里的蟠桃色澤鮮艷、口感好極了!”5月31日,坐落在妙村西北邊的蟠桃采摘園里,不時傳出顧客們邊采摘蟠桃邊說笑的聲音。
“這幾天直播沒有白做,今天第一天開園就來了這么多人采摘?!鄙泶┟缱宸b正在做直播的苗族小姐姐王梅興奮地說,“今天開始銷售的是早熟黃肉油蟠桃,這個品種的蟠桃成熟早、口感好、核小肉厚,特別受歡迎?!?/p>
早熟黃肉油蟠桃,因形如煎餅,又被人們稱為黃餅桃。果子成熟后,果香濃郁,色澤金黃,清脆可口,堪稱桃中精品,2020年早熟黃肉油蟠桃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平均賣到15元一市斤,因其品質好、價格高,被人們譽為“祥云第一桃”。
當然,能夠種出高品質水果,其品種是基礎,建園和管理才是關鍵。采摘園負責人王梅是紅河州金平縣人,2011年嫁給遠在云南省紅河州當兵的妙村小伙畢占軍。性格開朗、勤勞善良的苗族小姐姐,因為愛情,愛上了彩云下的這片土地。2019年,跟隨退伍還鄉的丈夫來到祥云。一心想做出一番事業的夫妻倆,深入研究了家鄉的氣候特征和土壤結構,選擇生長快、見效快的桃產業作為發展目標。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同筑中國夢?!睘榱俗寖蓚€年輕人夢想成真,妙村村“兩委”結合全村“生態產業+特色產業”的綠色發展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為載體,積極動員本村九組十組各民族群眾把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流轉出來70畝,建成了特色水果種植基地,并幫助夫妻倆于2020年11月份登記注冊了祥云縣歆瑤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深受村組幫助的夫妻倆本著“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初心和使命,把基地作為試驗田,于2020年引進30余個不同時期成熟的桃品種進行適應性種植?!拔覀兿胪ㄟ^自己的試驗,把好的品種選育出來,提供給合作社會員和想發展特色水果的村民們一起種植,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著村民們一起致富?!蓖趺氛f。
通過選育,在這70多畝桃園中,早熟黃肉油蟠桃、早熟黃肉毛蟠桃、早熟鮮食黃桃三個品種共7000余株比較合適妙村栽種。今年三個品種都已進入盛果期,黃澄澄的蟠桃掛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
祥云縣歆瑤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每畝每年700元流轉本村九組十組52戶農戶土地共計70余畝,流轉土地帶動農戶每年,合作社全年管理用工均為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的農戶,直接帶動農戶每年增收4萬余元。
“合作社待品種選定、技術成熟后,直接向合作社會員和其它農戶提供種苗及種植技術,帶動農戶一起增收致富?!泵畲妩h總支書記、主任熊樹榮介紹,“發展產業不僅讓鄉村變漂亮了,還帶動村民增加了收入,為妙村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p>
據了解,妙村轄區有5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1690戶,居民主要以漢族為主,有白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17人。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不斷做大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同步向好,投資530萬元,實施“兩海兩路”工程,強化農田水利電路網基礎設施建設,為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打牢基礎。
云南祥云:蟠桃熟了,妙村苗族小姐姐喊你來摘
時間:2022-06-01 17:31:32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楊麗芳 劉璐
微風吹拂著郁郁蔥蔥的果園,茂盛的枝葉間,一個個金黃色的蟠桃若隱若現,濃郁的果香撲鼻而來,著實讓人“桃”醉……盛夏時節,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云南驛鎮,滿目蒼翠的妙村風景如畫,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客人如約而至。
“沒想到祥云還有這么一個世外桃園,這里的蟠桃色澤鮮艷、口感好極了!”5月31日,坐落在妙村西北邊的蟠桃采摘園里,不時傳出顧客們邊采摘蟠桃邊說笑的聲音。
“這幾天直播沒有白做,今天第一天開園就來了這么多人采摘?!鄙泶┟缱宸b正在做直播的苗族小姐姐王梅興奮地說,“今天開始銷售的是早熟黃肉油蟠桃,這個品種的蟠桃成熟早、口感好、核小肉厚,特別受歡迎?!?/p>
早熟黃肉油蟠桃,因形如煎餅,又被人們稱為黃餅桃。果子成熟后,果香濃郁,色澤金黃,清脆可口,堪稱桃中精品,2020年早熟黃肉油蟠桃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平均賣到15元一市斤,因其品質好、價格高,被人們譽為“祥云第一桃”。
當然,能夠種出高品質水果,其品種是基礎,建園和管理才是關鍵。采摘園負責人王梅是紅河州金平縣人,2011年嫁給遠在云南省紅河州當兵的妙村小伙畢占軍。性格開朗、勤勞善良的苗族小姐姐,因為愛情,愛上了彩云下的這片土地。2019年,跟隨退伍還鄉的丈夫來到祥云。一心想做出一番事業的夫妻倆,深入研究了家鄉的氣候特征和土壤結構,選擇生長快、見效快的桃產業作為發展目標。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同筑中國夢?!睘榱俗寖蓚€年輕人夢想成真,妙村村“兩委”結合全村“生態產業+特色產業”的綠色發展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為載體,積極動員本村九組十組各民族群眾把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流轉出來70畝,建成了特色水果種植基地,并幫助夫妻倆于2020年11月份登記注冊了祥云縣歆瑤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深受村組幫助的夫妻倆本著“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初心和使命,把基地作為試驗田,于2020年引進30余個不同時期成熟的桃品種進行適應性種植?!拔覀兿胪ㄟ^自己的試驗,把好的品種選育出來,提供給合作社會員和想發展特色水果的村民們一起種植,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著村民們一起致富?!蓖趺氛f。
通過選育,在這70多畝桃園中,早熟黃肉油蟠桃、早熟黃肉毛蟠桃、早熟鮮食黃桃三個品種共7000余株比較合適妙村栽種。今年三個品種都已進入盛果期,黃澄澄的蟠桃掛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
祥云縣歆瑤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每畝每年700元流轉本村九組十組52戶農戶土地共計70余畝,流轉土地帶動農戶每年,合作社全年管理用工均為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的農戶,直接帶動農戶每年增收4萬余元。
“合作社待品種選定、技術成熟后,直接向合作社會員和其它農戶提供種苗及種植技術,帶動農戶一起增收致富?!泵畲妩h總支書記、主任熊樹榮介紹,“發展產業不僅讓鄉村變漂亮了,還帶動村民增加了收入,為妙村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p>
據了解,妙村轄區有5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1690戶,居民主要以漢族為主,有白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17人。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不斷做大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同步向好,投資530萬元,實施“兩海兩路”工程,強化農田水利電路網基礎設施建設,為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打牢基礎。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