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黃山市委書記 凌云:
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中生態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的劃定,全面推行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基準地價評估體系 ;從立法層面解決民宿開辦存在的法律障礙,將民宿納入旅館業管理,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制定民宿行業管理專項辦法,讓民宿業主和監管部門有章可循,真正實現資源變資產。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潭市委書記 劉志仁:
建議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全力保障初級產品供給 ;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不斷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強化黨政同責和剛性約束,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永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 吳惠芳:
農村基層黨委、黨支部書記應當具備三方面素質,一是抓好黨建促進鄉村振興的能力 ;二是抓產業發展、鄉村發展的能力 ;三是抓鄉村治理的能力。要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提供基礎、前提和保障 ;要創新完善鄉村治理機制,為新農村建設創造更加穩定和諧的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方林村黨委書記 方中華:
首先,要優化農村人口政策。通過調整社會政策和產業政策,增加農村人力資源總量、優化農村人口年齡和地區分布結構,提高農業產業吸引力,擴大農村市場空間,通過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夯實鄉村振興人力基礎。其次,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引導村民委員會更好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建立農村人才培養體系,實現鄉村善治。再次,要加強城鄉統籌建設。統籌謀劃城市和鄉村的空間布局,因地制宜編制鄉鎮、村落總體規劃,進一步挖掘農村土地資源和農民資產潛力,暢通農村資源整合渠道,增強資本下鄉意愿,打開鄉村振興的廣闊空間。最后,要創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新業態。通過多村聯合、整合資源等形式,建設多個村集體為產權主體的共富產業園區,實現共同富裕。在建設未來鄉村時,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鎮省身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吳金筆:
建議建立縣級農村集體土地收儲中心,長期開展農村土地收儲工作 ;探索設立鄉村振興項目用地簡易交易程序,建立市級鄉村資源要素交易中心,實現對農村土地、房屋、農田、林木、水體等常見資源類型的全覆蓋;建立鄉村振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鼓勵城市企業向鄉村拓展產業鏈;支持鼓勵農村新型經濟合作組織“打包”鄉村資源要素,用于與社會資本合作開展各類鄉村振興項目。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新合鎮黨委委員 李洪亮:
隨著互聯網、5G 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普及,產業發展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直播等新業態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拓展“網貨下鄉、農品進城”雙向通路,同時也要出臺政策,規范直播帶貨行業發展 ;完善“新農人”的培訓體系,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免費培訓、送課下鄉等活動,讓更多的“新農人”在鄉村振興中拓展新空間,開辟新天地。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羅定市黎少鎮隆久村黨支部書記 李小蘭:
建議強化村“兩委”的“領頭”作用;突出“產業拉動”這個“龍頭”;做好“三治融合”這個“重頭”,要發揮村規民約價值引領功能,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要注重村民民主素養的培養,通過嚴格規范村民協商參與程序,使不同群體在協商民主的框架內進行利益訴求表達,要完善制度執行落地所需要的配套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那滿鎮新立村黨總支部書記 羅朝陽:
建議從國家層面完善農業農村科技隊伍的保障體系和保障機制,切實為他們解決編制、職稱等實際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繼續出臺政策鼓勵技術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增加基層服務時間,手把手向群眾傳授新技術,為促進鄉村振興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技術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玉池村村民 馬慧娟:
近些年,紅寺堡區醫療服務能力逐步提升,群眾就醫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但是也面臨一些難點堵點,如機構設置不健全、醫務人員配備不足、待遇低、流動性大,人才梯隊建設尚未形成,總體服務力量較為薄弱。針對以上問題,我建議 :一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基層公共衛生機構編制和人員編制,解決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 ;二是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出臺更有針對性、更具體的基層衛生技術人才培養政策,以培養項目的形式向移民地區捆綁執行,逐步提升移民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副市長 王紅:
應構建以鄉村特色為基礎、以城鄉融合為推力、以農民創業為抓手的鄉村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穩定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建議以自然和文化為基礎衍生新業態,夯實穩定脫貧和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以要素流動為核心促進新融合,形成穩定脫貧與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以創業為手段培育新動能,助力實現穩定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原總編輯 林陽:
提高鄉鎮文旅水平,首先要有優秀的文化創意,而人才培養是關鍵。鄉鎮干部是文化振興的中堅力量,也是鄉鎮文旅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鄉鎮存在問題,提高鄉鎮干部的文旅決策水準,才能有效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建議健全培訓制度體系,完善保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在文旅部或鄉村振興局中設立專門培訓鄉鎮干部的培訓班,保證培訓質量,形成鄉鎮文旅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制定管理評估制度,對鄉村文旅項目進行定期評估和督查,保證項目的可行性。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 蘇華:
職業院校要擴大面向農村招生的規模,為農村培養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帶頭人和各類技術技能人才,為新型職業農民、種養能手、致富帶頭人、返鄉農民工、復員轉業軍人等提供實用、接地氣、多樣化的技能培訓,增強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另外,職業院校要主動對接鄉村產業,建立幫扶合作的長效機制,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要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 根據鄉村產業規劃設置專業,圍繞鄉村產業需求開發課程 ;要發揮技術創新優勢,以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為主線,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減災防災、生態農業、智慧農業、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下功夫 ;要探索構建以職業院校為依托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成果轉化新模式,把職業院校的科技優勢轉化為農業生產、市場競爭優勢。
代表委員熱議鄉村振興
時間:2022-05-07 17:02:49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雜志》2022年第6期
作者: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黃山市委書記 凌云:
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中生態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的劃定,全面推行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基準地價評估體系 ;從立法層面解決民宿開辦存在的法律障礙,將民宿納入旅館業管理,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制定民宿行業管理專項辦法,讓民宿業主和監管部門有章可循,真正實現資源變資產。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潭市委書記 劉志仁:
建議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全力保障初級產品供給 ;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不斷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強化黨政同責和剛性約束,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永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 吳惠芳:
農村基層黨委、黨支部書記應當具備三方面素質,一是抓好黨建促進鄉村振興的能力 ;二是抓產業發展、鄉村發展的能力 ;三是抓鄉村治理的能力。要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提供基礎、前提和保障 ;要創新完善鄉村治理機制,為新農村建設創造更加穩定和諧的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方林村黨委書記 方中華:
首先,要優化農村人口政策。通過調整社會政策和產業政策,增加農村人力資源總量、優化農村人口年齡和地區分布結構,提高農業產業吸引力,擴大農村市場空間,通過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夯實鄉村振興人力基礎。其次,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引導村民委員會更好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建立農村人才培養體系,實現鄉村善治。再次,要加強城鄉統籌建設。統籌謀劃城市和鄉村的空間布局,因地制宜編制鄉鎮、村落總體規劃,進一步挖掘農村土地資源和農民資產潛力,暢通農村資源整合渠道,增強資本下鄉意愿,打開鄉村振興的廣闊空間。最后,要創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新業態。通過多村聯合、整合資源等形式,建設多個村集體為產權主體的共富產業園區,實現共同富裕。在建設未來鄉村時,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鎮省身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吳金筆:
建議建立縣級農村集體土地收儲中心,長期開展農村土地收儲工作 ;探索設立鄉村振興項目用地簡易交易程序,建立市級鄉村資源要素交易中心,實現對農村土地、房屋、農田、林木、水體等常見資源類型的全覆蓋;建立鄉村振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鼓勵城市企業向鄉村拓展產業鏈;支持鼓勵農村新型經濟合作組織“打包”鄉村資源要素,用于與社會資本合作開展各類鄉村振興項目。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新合鎮黨委委員 李洪亮:
隨著互聯網、5G 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普及,產業發展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直播等新業態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拓展“網貨下鄉、農品進城”雙向通路,同時也要出臺政策,規范直播帶貨行業發展 ;完善“新農人”的培訓體系,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免費培訓、送課下鄉等活動,讓更多的“新農人”在鄉村振興中拓展新空間,開辟新天地。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羅定市黎少鎮隆久村黨支部書記 李小蘭:
建議強化村“兩委”的“領頭”作用;突出“產業拉動”這個“龍頭”;做好“三治融合”這個“重頭”,要發揮村規民約價值引領功能,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要注重村民民主素養的培養,通過嚴格規范村民協商參與程序,使不同群體在協商民主的框架內進行利益訴求表達,要完善制度執行落地所需要的配套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那滿鎮新立村黨總支部書記 羅朝陽:
建議從國家層面完善農業農村科技隊伍的保障體系和保障機制,切實為他們解決編制、職稱等實際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繼續出臺政策鼓勵技術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增加基層服務時間,手把手向群眾傳授新技術,為促進鄉村振興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技術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玉池村村民 馬慧娟:
近些年,紅寺堡區醫療服務能力逐步提升,群眾就醫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但是也面臨一些難點堵點,如機構設置不健全、醫務人員配備不足、待遇低、流動性大,人才梯隊建設尚未形成,總體服務力量較為薄弱。針對以上問題,我建議 :一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基層公共衛生機構編制和人員編制,解決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 ;二是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出臺更有針對性、更具體的基層衛生技術人才培養政策,以培養項目的形式向移民地區捆綁執行,逐步提升移民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副市長 王紅:
應構建以鄉村特色為基礎、以城鄉融合為推力、以農民創業為抓手的鄉村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穩定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建議以自然和文化為基礎衍生新業態,夯實穩定脫貧和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以要素流動為核心促進新融合,形成穩定脫貧與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以創業為手段培育新動能,助力實現穩定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原總編輯 林陽:
提高鄉鎮文旅水平,首先要有優秀的文化創意,而人才培養是關鍵。鄉鎮干部是文化振興的中堅力量,也是鄉鎮文旅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鄉鎮存在問題,提高鄉鎮干部的文旅決策水準,才能有效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建議健全培訓制度體系,完善保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在文旅部或鄉村振興局中設立專門培訓鄉鎮干部的培訓班,保證培訓質量,形成鄉鎮文旅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制定管理評估制度,對鄉村文旅項目進行定期評估和督查,保證項目的可行性。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 蘇華:
職業院校要擴大面向農村招生的規模,為農村培養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帶頭人和各類技術技能人才,為新型職業農民、種養能手、致富帶頭人、返鄉農民工、復員轉業軍人等提供實用、接地氣、多樣化的技能培訓,增強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另外,職業院校要主動對接鄉村產業,建立幫扶合作的長效機制,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要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 根據鄉村產業規劃設置專業,圍繞鄉村產業需求開發課程 ;要發揮技術創新優勢,以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為主線,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減災防災、生態農業、智慧農業、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下功夫 ;要探索構建以職業院校為依托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成果轉化新模式,把職業院校的科技優勢轉化為農業生產、市場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