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忠:奮力譜寫重慶鄉村振興新篇章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022年2月15日,重慶市鄉村振興局長會議召開,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貴忠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說,全市鄉村振興系統一年來,干勁不減、初心不改,積極適應重心轉移、機構轉型、工作轉軌新形勢,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底線任務、把鄉村振興作為重慶發展的最大潛力、把城鄉融合作為重慶發展的最高境界,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在真抓實干中體現責任擔當,全力守底線、有效抓銜接、全面促振興。
渝北區興隆鎮?;蚀宄祚R院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點)
記者: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步之年,也是扶貧部門轉向鄉村振興機構接續奮進之年,全市鄉村振興工作有哪些亮點?
劉貴忠: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振興的前提,過去一年,重慶實現了“一鞏固、兩高于、兩增長”的目標?!耙混柟獭奔础皟刹怀钊U稀背晒掷m鞏固提升,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兩高于”即脫貧區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1%)高于全市農村常住居民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居民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兩增長”: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57.5%),較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脫貧地區農村居民生產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9.2%。
鄉村建設頂層設計基本完成,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求好不求快地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市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別達86.8%、99.9%、28.6%,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鄉村治理協調聯動,創建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區3個、示范鄉鎮4個、示范村40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農村面貌持續改善。
記者:現行標準下,一些脫貧人口依然存在返貧風險,一些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防止在薄弱環節出問題,在這方面重慶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劉貴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我們堅持守牢底線,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弱項。
一是精準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堅持自上而下排查與自下而上申報、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建設防止返貧大數據平臺,開通“渝防貧App”便民通道,組建1.2萬人的縣、鄉、村三級監測信息員隊伍,精準落實幫扶措施,開展“鞏固脫貧?!薄熬C合防貧?!痹圏c,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二是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完善“兩級管理、三級部署”控輟保學動態管理平臺,確保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建立因病致貧返貧監測預警機制,落實脫貧人口參保資助政策,脫貧人口大病集中救治率、慢病簽約服務率、重病兜底保障率均為100%。2021年,實施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5097戶,新建農村供水工程526處、維修養護2475處,及時解決農村危房、飲水等問題。拓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3.02萬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突發嚴重困難戶納入基本生活兜底保障。
三是促進脫貧群眾穩定增收。2021年實現脫貧人口務工77.77萬人,比2020年增長2萬余人。創建幫扶車間472個、吸納就業950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9.83萬個,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覆蓋90%以上脫貧戶。特色產業保險品種達52個,新增發放小額信貸8.37億元,創新推出“富民貸”等金融產品。消費幫扶銷售總額達62.1億元,東西部(重慶)消費協作中心揭牌運營。依托“三社融合”、推動“三變改革”,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盤活利用集體經營性資產13.4億元。
四是加大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力度。加大搬遷安置點產業、就業、配套設施建設等支持力度,產業覆蓋5.42萬搬遷戶,為1.05萬搬遷戶解決“菜園地”3400余畝,實現搬遷群眾就業11.99萬人,有勞動力的“零就業”搬遷家庭動態清零。
記者:在全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為順應“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新形勢新要求,各級扶貧部門重組為鄉村振興部門,主要負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關具體工作。如果說“重組”實現了外在形式的身份轉換,那么“重塑”就是脫胎換骨的根本轉變,重慶是如何應“變”的?
劉貴忠:我們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不下陡坡,確保政策不留空白、工作不留空檔。
一是把握“政策時度效”,各項銜接有序到位。落實“四個不摘” (即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要求,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市級部門對標制定產業、就業、健康、教育、金融等銜接政策文件70個,對4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行“一縣一策”重點幫扶。
二是保持高強度,財政資金投入持續增長。落實市級以上銜接補助資金54.2億元,較上年增長7.2%。14個脫貧區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82億元。制定了《重慶市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實施辦法》,優先保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資金需要。對4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安排銜接補助資金20.9億元、占到縣資金量的39.1%。
三是注重可持續,扶貧項目資產有效監管。規范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儲備項目近1萬個,投資規模達142.8億元;已實施項目9318個,項目投資規模達133.2億元。清理扶貧項目資產540多億元,分類建立管護臺賬。出臺了《重慶市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實施意見》,在3個區縣開展管護試點,確保持續發揮效益。
潼南區大力發展檸檬產業
記者:在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向鄉村全面振興目標不斷奮進的過程中,重慶還存在哪些短板和弱項?
劉貴忠: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仍然很重。疫情、災情不確定性和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等多重因素疊加,增加了部分農村群眾出現返貧致貧風險的不確定性。監測對象老弱病殘占比高,自主發展生產經營能力弱,持續穩定增收面臨較大壓力。二是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落實還有差距。個別區縣監測不及時、不全面,落實精準幫扶不到位;對“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重視不夠,道路等基礎設施后續管護有待加強。三是資金項目管理還需進一步夯實。少數區縣銜接資金使用不夠規范,存在資金安排不夠及時、資金撥付遲緩、支持負面清單項目和未入庫項目等問題。部分區縣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護運營不夠到位,資產清理不夠徹底、資產現狀摸得不準、資產效益發揮不夠充分。四是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還需加大力度?;A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較大,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任重道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別是農村廁所建設還需加力,戶廁改造的質效還需提升。鄉村治理有待深化,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還需持續用力。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能力、作風有待提高和改進。由于換屆和機構調整,鄉村振興部門和駐村幫扶干部大量更換,部分新到崗干部對幫扶政策和工作情況還不夠熟悉。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要求相比,個別干部還存在能力不足和本領恐慌。有的區縣在鄉村建設工作上,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以上問題,都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改進和完善。
記者:2022年,重慶市鄉村振興戰線立足更高起點,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落實落地方面有哪些重點謀劃?
劉貴忠:全市鄉村振興部門和脫貧地區將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今年的首要任務,著重從以下幾方面抓緊抓實抓好。
抓牢監測和幫扶“兩個環節”。全市防止返貧監測對象60%以上已經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剩下的風險總體可控,但不能松勁。要進一步完善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優化“重慶防止返貧大數據平臺”,提升數字化管理能力,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要特別盯緊醫療保障和飲水安全兩個風險點,持續跟蹤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參保和醫保政策落實情況,切實加強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和管護,及時發現和推動問題解決。要強化對“綜合防貧?!钡倪\行指導和監督,確保符合條件的群眾得到及時救助。同時,要嚴格把握退出標準,規范退出程序,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抓住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切實提高脫貧群眾收入水平和抵御風險的能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逐步提高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發展產業的比重,支持幫扶產業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就業幫扶作為今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一號工程”。要加大財政銜接資金支持力度,突出抓好勞務輸出和就地就近就業,提升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大力推進以工代賑。要支持幫扶車間發展,統籌用好鄉村公益崗位,確保就業規模穩定。幫扶車間要明確脫貧人口就業比例,鄉村公益崗位聘用脫貧人口數量要確保穩中有增,并進一步規范管理。要落實好就業幫扶各類補助政策,延續支持幫扶車間發展優惠政策,探索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解決訂單不足問題。
抓細重點幫扶區縣、鄉鎮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三個重點”。要強化重點區域幫扶支持,整合力量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落實好4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一縣一策”,在財政轉移支付、脫貧產業后續培育等方面予以傾斜。落實好市領導聯系鄉村振興工作機制,項目化、清單化、臺賬化推進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的發展規劃落地落實,同步抓好原18個市級深度貧困鄉鎮的幫扶指導工作,提升“幫鄉促縣”實效。針對全市易地搬遷“小集中、大分散”的安置特點,因地制宜完善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確保有勞動力的“零就業”搬遷家庭動態清零,促進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融入。
抓實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和扶貧項目資產“兩個基礎”。要在盤活集體資產和扶貧項目資產管理上著力,不斷壯大集體經濟,讓扶貧項目資產持續發揮效益。在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方面,堅持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用好資產資源資金,著力盤活閑置“三資”,想方設法把新型村級集體經濟做大做強。
抓好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三類幫扶”。要進一步調整優化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社會幫扶等力量,形成幫扶合力。東西部協作方面,重點是做到“三抓三促”,即抓幫扶促鞏固脫貧成果、抓示范促鄉村振興、抓合作促區域發展。
用好駐村工作隊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等“多方力量”。這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抓駐村幫帶。抓實抓好基層干部換屆、幫扶干部輪換后的業務培訓工作,加強駐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勵保障,推動駐村干部沉在村里、干在一線,帶頭強村富民。二是抓基層基礎。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促進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等更多本土人才充實村兩委力量,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三是抓教育培訓。依托具有重慶特色的中益鄉初心學院、下莊學院、英雄灣學院等培訓平臺及現有培訓體系,精準開展駐村干部、村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培訓,加快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記者:在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方面,重慶將如何在關鍵處布好局、落好子?
劉貴忠:抓試點、促示范,要在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三個方面重點用力,推動工作由頂層設計轉向全面實施。
一是務實推進鄉村建設規范提升。堅持系統思維、科學謀劃,立足現有村莊基礎,推動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展開。抓好村莊規劃落地實施。目前,全市實用性村莊規劃實現“應編盡編”,要抓好落實。要加強傳統村落特色和鄉村風貌保護,不搞大拆大建,防止“千村一面”。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改廁方面,要合理確定年度目標任務,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堅持改廁與供水保障、污水治理同步推進,確保改一個成一個。污水處理方面,要分區分類推進,優先整治面積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黑臭水體。垃圾處置方面,要推動分類減量與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方面,要改善村莊公共環境,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美化行動,實施好“千村宜居”計劃。
二是深入推進鄉村治理創新示范。堅持一手抓協調推進、一手抓試點示范,促進鄉村治理向縱深推進。充分發揮鄉村治理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著力推動解決鄉村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和突出問題。強化村級黨組織對村級各類組織的領導,健全黨組織領導下“三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大力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拓展積分應用領域,創新積分載體平臺,擴大積分制覆蓋范圍,激發農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積極性。
三是深入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等向農村覆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農民群眾。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就業創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政策體系,不斷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加強農村信用體系、農村物流配送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農村工作力量體系等基礎建設,夯實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資源支撐。
劉貴忠:奮力譜寫重慶鄉村振興新篇章
時間:2022-04-07 17:28:38
來源:城鄉統籌發展網-農家科技
作者: 劉早生 李朋 胡劍波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022年2月15日,重慶市鄉村振興局長會議召開,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貴忠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說,全市鄉村振興系統一年來,干勁不減、初心不改,積極適應重心轉移、機構轉型、工作轉軌新形勢,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底線任務、把鄉村振興作為重慶發展的最大潛力、把城鄉融合作為重慶發展的最高境界,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在真抓實干中體現責任擔當,全力守底線、有效抓銜接、全面促振興。
渝北區興隆鎮?;蚀宄祚R院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點)
記者: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步之年,也是扶貧部門轉向鄉村振興機構接續奮進之年,全市鄉村振興工作有哪些亮點?
劉貴忠: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振興的前提,過去一年,重慶實現了“一鞏固、兩高于、兩增長”的目標?!耙混柟獭奔础皟刹怀钊U稀背晒掷m鞏固提升,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兩高于”即脫貧區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1%)高于全市農村常住居民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居民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兩增長”: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57.5%),較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脫貧地區農村居民生產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9.2%。
鄉村建設頂層設計基本完成,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求好不求快地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市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別達86.8%、99.9%、28.6%,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鄉村治理協調聯動,創建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區3個、示范鄉鎮4個、示范村40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農村面貌持續改善。
記者:現行標準下,一些脫貧人口依然存在返貧風險,一些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防止在薄弱環節出問題,在這方面重慶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劉貴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我們堅持守牢底線,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弱項。
一是精準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堅持自上而下排查與自下而上申報、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建設防止返貧大數據平臺,開通“渝防貧App”便民通道,組建1.2萬人的縣、鄉、村三級監測信息員隊伍,精準落實幫扶措施,開展“鞏固脫貧?!薄熬C合防貧?!痹圏c,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二是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完善“兩級管理、三級部署”控輟保學動態管理平臺,確保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建立因病致貧返貧監測預警機制,落實脫貧人口參保資助政策,脫貧人口大病集中救治率、慢病簽約服務率、重病兜底保障率均為100%。2021年,實施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5097戶,新建農村供水工程526處、維修養護2475處,及時解決農村危房、飲水等問題。拓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3.02萬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突發嚴重困難戶納入基本生活兜底保障。
三是促進脫貧群眾穩定增收。2021年實現脫貧人口務工77.77萬人,比2020年增長2萬余人。創建幫扶車間472個、吸納就業950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9.83萬個,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覆蓋90%以上脫貧戶。特色產業保險品種達52個,新增發放小額信貸8.37億元,創新推出“富民貸”等金融產品。消費幫扶銷售總額達62.1億元,東西部(重慶)消費協作中心揭牌運營。依托“三社融合”、推動“三變改革”,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盤活利用集體經營性資產13.4億元。
四是加大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力度。加大搬遷安置點產業、就業、配套設施建設等支持力度,產業覆蓋5.42萬搬遷戶,為1.05萬搬遷戶解決“菜園地”3400余畝,實現搬遷群眾就業11.99萬人,有勞動力的“零就業”搬遷家庭動態清零。
記者:在全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為順應“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新形勢新要求,各級扶貧部門重組為鄉村振興部門,主要負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關具體工作。如果說“重組”實現了外在形式的身份轉換,那么“重塑”就是脫胎換骨的根本轉變,重慶是如何應“變”的?
劉貴忠:我們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不下陡坡,確保政策不留空白、工作不留空檔。
一是把握“政策時度效”,各項銜接有序到位。落實“四個不摘” (即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要求,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市級部門對標制定產業、就業、健康、教育、金融等銜接政策文件70個,對4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行“一縣一策”重點幫扶。
二是保持高強度,財政資金投入持續增長。落實市級以上銜接補助資金54.2億元,較上年增長7.2%。14個脫貧區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82億元。制定了《重慶市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實施辦法》,優先保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資金需要。對4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安排銜接補助資金20.9億元、占到縣資金量的39.1%。
三是注重可持續,扶貧項目資產有效監管。規范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儲備項目近1萬個,投資規模達142.8億元;已實施項目9318個,項目投資規模達133.2億元。清理扶貧項目資產540多億元,分類建立管護臺賬。出臺了《重慶市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實施意見》,在3個區縣開展管護試點,確保持續發揮效益。
潼南區大力發展檸檬產業
記者:在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向鄉村全面振興目標不斷奮進的過程中,重慶還存在哪些短板和弱項?
劉貴忠: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仍然很重。疫情、災情不確定性和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等多重因素疊加,增加了部分農村群眾出現返貧致貧風險的不確定性。監測對象老弱病殘占比高,自主發展生產經營能力弱,持續穩定增收面臨較大壓力。二是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落實還有差距。個別區縣監測不及時、不全面,落實精準幫扶不到位;對“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重視不夠,道路等基礎設施后續管護有待加強。三是資金項目管理還需進一步夯實。少數區縣銜接資金使用不夠規范,存在資金安排不夠及時、資金撥付遲緩、支持負面清單項目和未入庫項目等問題。部分區縣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護運營不夠到位,資產清理不夠徹底、資產現狀摸得不準、資產效益發揮不夠充分。四是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還需加大力度?;A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較大,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任重道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別是農村廁所建設還需加力,戶廁改造的質效還需提升。鄉村治理有待深化,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還需持續用力。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能力、作風有待提高和改進。由于換屆和機構調整,鄉村振興部門和駐村幫扶干部大量更換,部分新到崗干部對幫扶政策和工作情況還不夠熟悉。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要求相比,個別干部還存在能力不足和本領恐慌。有的區縣在鄉村建設工作上,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以上問題,都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改進和完善。
記者:2022年,重慶市鄉村振興戰線立足更高起點,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落實落地方面有哪些重點謀劃?
劉貴忠:全市鄉村振興部門和脫貧地區將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今年的首要任務,著重從以下幾方面抓緊抓實抓好。
抓牢監測和幫扶“兩個環節”。全市防止返貧監測對象60%以上已經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剩下的風險總體可控,但不能松勁。要進一步完善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優化“重慶防止返貧大數據平臺”,提升數字化管理能力,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要特別盯緊醫療保障和飲水安全兩個風險點,持續跟蹤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參保和醫保政策落實情況,切實加強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和管護,及時發現和推動問題解決。要強化對“綜合防貧?!钡倪\行指導和監督,確保符合條件的群眾得到及時救助。同時,要嚴格把握退出標準,規范退出程序,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抓住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切實提高脫貧群眾收入水平和抵御風險的能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逐步提高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發展產業的比重,支持幫扶產業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就業幫扶作為今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一號工程”。要加大財政銜接資金支持力度,突出抓好勞務輸出和就地就近就業,提升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大力推進以工代賑。要支持幫扶車間發展,統籌用好鄉村公益崗位,確保就業規模穩定。幫扶車間要明確脫貧人口就業比例,鄉村公益崗位聘用脫貧人口數量要確保穩中有增,并進一步規范管理。要落實好就業幫扶各類補助政策,延續支持幫扶車間發展優惠政策,探索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解決訂單不足問題。
抓細重點幫扶區縣、鄉鎮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三個重點”。要強化重點區域幫扶支持,整合力量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落實好4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一縣一策”,在財政轉移支付、脫貧產業后續培育等方面予以傾斜。落實好市領導聯系鄉村振興工作機制,項目化、清單化、臺賬化推進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的發展規劃落地落實,同步抓好原18個市級深度貧困鄉鎮的幫扶指導工作,提升“幫鄉促縣”實效。針對全市易地搬遷“小集中、大分散”的安置特點,因地制宜完善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確保有勞動力的“零就業”搬遷家庭動態清零,促進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融入。
抓實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和扶貧項目資產“兩個基礎”。要在盤活集體資產和扶貧項目資產管理上著力,不斷壯大集體經濟,讓扶貧項目資產持續發揮效益。在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方面,堅持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用好資產資源資金,著力盤活閑置“三資”,想方設法把新型村級集體經濟做大做強。
抓好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三類幫扶”。要進一步調整優化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社會幫扶等力量,形成幫扶合力。東西部協作方面,重點是做到“三抓三促”,即抓幫扶促鞏固脫貧成果、抓示范促鄉村振興、抓合作促區域發展。
用好駐村工作隊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等“多方力量”。這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抓駐村幫帶。抓實抓好基層干部換屆、幫扶干部輪換后的業務培訓工作,加強駐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勵保障,推動駐村干部沉在村里、干在一線,帶頭強村富民。二是抓基層基礎。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促進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等更多本土人才充實村兩委力量,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三是抓教育培訓。依托具有重慶特色的中益鄉初心學院、下莊學院、英雄灣學院等培訓平臺及現有培訓體系,精準開展駐村干部、村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培訓,加快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記者:在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方面,重慶將如何在關鍵處布好局、落好子?
劉貴忠:抓試點、促示范,要在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三個方面重點用力,推動工作由頂層設計轉向全面實施。
一是務實推進鄉村建設規范提升。堅持系統思維、科學謀劃,立足現有村莊基礎,推動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展開。抓好村莊規劃落地實施。目前,全市實用性村莊規劃實現“應編盡編”,要抓好落實。要加強傳統村落特色和鄉村風貌保護,不搞大拆大建,防止“千村一面”。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改廁方面,要合理確定年度目標任務,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堅持改廁與供水保障、污水治理同步推進,確保改一個成一個。污水處理方面,要分區分類推進,優先整治面積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黑臭水體。垃圾處置方面,要推動分類減量與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方面,要改善村莊公共環境,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美化行動,實施好“千村宜居”計劃。
二是深入推進鄉村治理創新示范。堅持一手抓協調推進、一手抓試點示范,促進鄉村治理向縱深推進。充分發揮鄉村治理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著力推動解決鄉村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和突出問題。強化村級黨組織對村級各類組織的領導,健全黨組織領導下“三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大力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拓展積分應用領域,創新積分載體平臺,擴大積分制覆蓋范圍,激發農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積極性。
三是深入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等向農村覆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農民群眾。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就業創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政策體系,不斷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加強農村信用體系、農村物流配送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農村工作力量體系等基礎建設,夯實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資源支撐。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