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視角下廁所革命的思考
摘要:廁所革命是當今我國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關系著萬千農村百姓的健康與幸福。但目前,在廁所革命轟轟烈烈的展開過程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對此,各地政府應該依托公共管理視角,合理進行規劃與分析,采取適宜的方式方法,有針對性地解決所存在的問題,保證廁所革命能夠有效推進。
關鍵詞:公共管理視角;廁所革命;民生工程;改革
一、公共管理視角下廁所革命及其內涵分析
生活在當今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高速發展,我們享受著諸多社會帶給我們的實實在在的福利,我們的社會也確確實實一直都在改變著、進步著。但或許就如同兩人的最初相識,我們只能看到對方最美好的一面,從而忽略了一些不足之處。因此,在稱贊著這些年來社會發展帶給我們諸多紅利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到那些還未被完善、未實施到位的小細節,并且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這些是務必要引起重視的?;蛟S有人會說,在諸多國家大事面前,關心一件件細微小事,是否過于小題大做?但是,小事情往往映射大問題,只有補好“短板”,才能讓木桶中的水裝得更滿。
廁所革命便是其中的“短板”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政府部門應該依托公共管理視角,不斷加強廁所革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推進廁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發揮好各基層干部的作用,凝結廣大群眾的勞動與智慧,全面促進廁所革命的完善與發展。
(一)公共管理視角下關于廁所革命的分析
中青網評強調:“廁所,特別是公廁,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折射出一個國家執政者治國理政的智慧?!焙芏嗳丝赡苈牭健皫庇绕涫恰肮珟币辉~便會避之不及,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深入思考的是,它反映的不只是其字面上的意思,它更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僅關系到人們周圍生活環境的改善,更關系到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民素質的提升以及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公廁”即“公共廁所”,實實在在地具有公共管理活動的核心與靈魂——公共性。從屬性方面進行考量,政府與社會團體是提供公共廁所服務的主體,他們所做的對廁所進行的革命之舉,是為了服務于所有的人民群眾,這不存在任何的競爭,是公平且公正的,因此,公共廁所是社會的公共物品。
公共管理具有諸多職能,如服務職能、經濟職能、思想文化建設職能、政策與法律職能等。從公共管理的職能角度分析,公共廁所提供了社會的公共物品,解決了人們出門在外的身體方面的需求,方便了人們出行,同時減少了不文明現象的發生,起到了保護公共環境的作用,這是經濟職能的體現;對于廁所革命來說,可以將其看作為社會問題的折射,改革廁所、改善公共廁所的環境、提高公共廁所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公眾“一看到公共廁所就想遠遠繞開”的社會心態,喚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公眾總體的文明素質,這便是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現代的公共管理要想實現民主化以及科學化的管理,離不開公共政策的指導作用以及法律的規范作用,對廁所進行改革在近年來一直都有被政府提及以及實施管理,盡管成效尚未完全顯現,但這也確實是體現了政策與法律的職能;公共廁所的建設與發展就是為了服務人民,它的本質就是公共服務。因而,從宏觀的角度進行來看,廁所革命就是公共管理職能的具體體現,國家與政府對廁所進行改革,就是為了發揮公共管理職能而實施的一項關系民生的重要且不可小覷的服務的行為。
(二)廁所革命內涵分析
廁所革命,是中國新時期的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提到廁所革命,很多人都應該會感到陌生且疑惑。為什么要對廁所進行革命呢?但實際上,早在很多年前,廁所革命就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是針對諸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重要舉措。廁所是衡量文明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改善廁所的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這些國家人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國家境內的環境衛生狀況。在我國,農村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一些農戶家中仍然在使用簡陋的旱廁,無法獲得改善的衛生設施;一些地區的公共廁所并未得到較好的管理,嚴重影響著公共環境與文明形象。因此,重點在全國范圍內對部分地區實施廁所革命仍然十分重要且必要。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善部分地區尤其是農村人居環境,補齊影響群眾生活環境以及生活品質的“短板”?;诠补芾淼囊暯窍?,在進行廁所革命期間,應該把握總體,在整體的角度上思考分析,不僅要將國家與政府本身涵蓋在其中,還要從社會各界出發,對各方力量進行統籌與規劃。畢竟,改革與發展并不只是國家與政府的事情,這更是實際關系民生的事情,需要所有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與完善。
二、廁所革命實施與推進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意識淡薄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廁所革命可能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若人民群眾、政府官員沒有真正地理解廁所革命的重要性,或是沒能完全理解廁所革命更深層的含義,這無疑會使得這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推進的道路上變得困難重重,成為“老大難”問題。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對廁所革命的理解并不十分透徹。他們把廁所革命視為一件隨意的事情,不能更深程度去思考廁所革命對于國家、人民意味著什么。他們簡單地響應號召,簡單地對一些公共廁所進行重點重建與管理,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來開展廁所革命工作。很顯然,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雖然改善廁所環境是廁所革命環節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這也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部分,不能完全局限于此,要想真正的將廁所革命開展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對于廁所革命的重視程度不足。有的地方政府充滿著“形式主義”,隨意地做做樣子敷衍了事;有的地方政府政策走偏,強推硬搞,設計不合理;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政府認為廁所革命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他們會覺得在一些所謂的大事面前,廁所革命根本不值得一提,這造成了他們的不作為,公共廁所的“處境”仍然十分糟糕。
眾所周知,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變革中最基礎的主體,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實踐變革中廣泛的參與性、積極性、創造性是改革開放的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動力。在改革開放面前如此,“小小”的廁所革命面前亦是如此。要想全面推進廁所革命,人民群眾的力量是至關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但是,就目前來說,人民群眾對廁所革命的認識有很大的誤解和偏差,對廁所尤其是公共廁所存在著很大的偏見和不良的固有印象,更別說仔細深究廁所對于一個區域、一個國家意味著什么。這嚴重限制了廁所革命的推進。
(二)基礎設施滯后
廁所革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時代意義,這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各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應該針對自己國內的情況,從不同層面、以不同方式推進廁所革命。
在印度,有一部以真實事件改編的名為《廁所英雄》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定位雖然是為一部愛情片,但卻從頭到尾圍繞“一間廁所”展開,聚焦印度現實,以小見大,反映了當時印度所面臨的重要的問題。在當時的印度,凡是與“廁所”、“排泄”等詞匯掛鉤的,就便是污穢之事;在清理方面,進行清理工作的只能是所謂的“下等人”,而很多的“下等人”也無法忍受又臟又臭的差事,所以很多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都拒絕修建廁所。露天排便等更是隨處可見。在印度,只要誰提出建造廁所,誰就是在挑戰傳統文化,會被人詬病。而如今的印度,情況仍然很糟糕。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沒有基本衛生設施的人達到了7.32億,相當于歐洲人口的總和;其中,在印度的農村地區,有5.64億人還在露天上廁所?;A設施十分落后。
而在我國,相較于印度的基礎設施自然是勝過一籌,但仍然是任重道遠。在21世紀的中國,人人對廁所已是習以為常,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廁所;而公共場所也已做到合理布設,不論是在旅游景區,還是在飯店、商場,都會建有公共廁所,只是其服務和環境水平視不同地區建設地層次不齊。部分經濟水平較高地區的公共廁所設施齊全,定時定期有人打掃與檢查,當地的人民群眾出門在外也不用擔心如廁問題,可以較為輕松地解決;而在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尤其是部分農村地區,情況就沒有那么樂觀了:衛生條件狀況不夠好,公共廁所設計不夠好,質量不佳且沒有手紙提供;保潔工作不到位,清潔水平較為落后;當地人民群眾的整體文明素質較低,不能做到便后及時沖水、垃圾歸類,加重了保潔人員的工作量。在一些發達國家,公共廁所中都是坐便器。然而,在我國卻存在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在大型商場里面,蹲便器的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一旁的幾個坐便器門口卻空無一人。這還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都頻頻存在的現象,更不用說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了。這樣的現象應該引發人們思考。究其原因,還是保潔力度不夠,又或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固有思維,大部分人中國人都不愿意使用公共廁所中的坐便器。但事實上,相較于蹲便器,坐便器更容易進行清理,清潔管理成本反而較低。
因此,從基礎設施方面來談,在我國,應著重在農村興起廁所革命,以此來破解鄉村治理難題。有人說,中國的城鄉差距,有時就在于一個廁所。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要來個“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
(三)管理力量薄弱
一方面,管理機構不完善。很多地區沒有明確地設置管理機構,大部分都掛靠在管理職能相近的機構上,根本沒有將改革落實到實際中來;有些地區雖然設置了管理機構,但并沒有對這些機構進行明確地分工,以至于這些管理機構并未真正地獨立運作起來。這些現象都導致了管理力量分散、局限,各部門職責不夠清晰,管理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管理人員多兼職。一些沒有明確設置管理機構的地區,管理機構的掛靠,實際上就是增加了原有組織負擔與壓力。沒有建立新的管理機構新增工作人員,原有的工作人員在沒有新增的經費與補貼的情況下,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負擔大大加重,工作人員難免不抱怨,而一旦出現怨言,管理效率就很難提高起來,廁所革命也很難高效地推進;沒有高素質人才的引進,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原有的管理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及專業能力并不足以支持他們對廁所革命進行有效地推進與管理。這些都是廁所革命路上的絆腳石,要想高效地推進廁所革命,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此外,需要著重進行廁所革命的多為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有很多農村地區都位于環境惡劣、遠離塵囂的偏遠山區。受自然條件、歷史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當地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現代化技術水平較低,難以吸引到高素質人才進行管理;當地村民受教育水平較低,環境意識薄弱,整天日出而落、日落而息,更無法顧及如廁問題,管理人員又沒能進行良好的宣傳,村民們不能齊聚一心,緊跟組織,共同參與到鄉村廁所建設中來。這進一步地加大了廁所革命的管理難度。
三、公共管理視角下廁所革命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從宏觀的角度整體把握其目的和定位
通過對廁所革命進行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屬于“頂層設計”。因此,為了保證廁所革命在我國有效地推進與展開,取得成效,依托于公共管理視角,首先應該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明確廁所革命的定位與目的,讓整個社會都可以呈現出文明的狀態:城市鄉村環境不再受到公共廁所的影響,鳥語花香,四處祥和;不論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每個人都有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到環境建設中來;孩童們自小受到大人的熏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睆亩谑澜缰姓宫F我國的大國風范,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而為了能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管理機構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群眾,知群眾所想所憂,將群眾的想法與科學推進方法結合起來;管理人員也要起到積極的模范帶頭作用,引領大家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廁所革命中來,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公共廁所就是實實在在的公共物品,因此在定位上,應該將為人民服務放在改革廁所的首要位置,以服務的理念和心態,對公共廁所加以改善,優先考慮人民群眾的想法,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人民、方便人民。站在整體的角度分析,在廁所革命期間,只有各地公共廁所的質量、清潔、服務水平從本質上得以提升,人民群眾的需求才能切實得到滿足,進而讓廁所革命取得更強的實效性。
(二)喚起公眾意識,讓“廁所革命”深入人心
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民群眾受教育水平較高,人們的文明素質普遍較高,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在這些地區,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屬于自己的廁所,公共廁所的各方面條件也比較理想。但仍然存在不足:對于公共廁所等公共物品,很多人持有的態度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可以將自己家中的廁所打理地干干凈凈、井井有條,但對于公共廁所,他們抱著“反正不是我的東西”的態度,有的人便后不及時沖水;有的人不及時將垃圾分類,到處亂扔紙巾;有的人暴力踢門踹門,不文明開門,常常導致廁所門鎖、門板的損壞。在這些地區,需要人們有著將公共物品視為家中物品的社會責任感,共同維護公共廁所環境。只要每個人都能文明如廁,一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的固有思維,減輕人們對于公共廁所的厭惡感、抹去對于公共廁所持有的“臟、亂、臭”的刻板印象。
在經濟稍微落后的地區尤其是部分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及文明素質都較低,村中的衛生條件依舊很差。有的村民家中依舊在使用傳統意義上的“茅廁”;公共廁所也很少,即使存在,也是在一個較差的條件水平。村民們白天在外務工務農,經常一整天不在家,所以家庭廁所對他們的意義不大,甚至可有可無,所以有的貧困家庭甚至不會花錢建造廁所,即使有,也是草草了事;在草地、田野、山林等隱蔽處露天隨意解決對于部分村民來說甚至已經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若孩童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近朱者赤,自然也不會有著良好的習慣,從而進入惡性循環,嚴重制約了廁所革命在農村地區的推進。因此,村中需要不斷加強村民的意識,最基本的就是家家戶戶都要將廁所修建起來,在規定的地方如廁,杜絕露天解決、隨意傾倒糞便等不文明行為。一方面,應該加強對村干部的教育,讓他們充分了解到廁所革命的意義,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村干部應該嘗試使用不同方式,普及、宣傳廁所革命的含義、具體內容以及具體做法,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質和環境保護意識,帶領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讓每個村民都有改革廁所的參與感和義不容辭的責任感。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呼吁各方共同參與
我國目前廁所革命主要是針對農村地區,推進鄉村振興的建設。如今,我國的農村地區家庭衛生廁所已經有了一個標準:要有墻壁、屋頂、門和窗,面積不小于兩平米,可以是抽水廁所和旱廁,但須設有沼池。雖然標準不是很高,但相比從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況且,對于部分較為貧困的地區,這樣的基礎設施,也仍然是個難題。因此,各個鄉村地區要以此標準為目標,朝著這個方向改進。另一方面,需建有基本的公共廁所,可以滿足村民的需要,方便村民,同時達到可以維護鄉村環境的最低標準。此外,還要有基礎的清潔服務與設計,可以基本地維持公共廁所的干凈、整潔。
基于公共管理的視角下,體系可以涵蓋五個層面,分別為組織、制度、運行、評價以及保障體系。通過深層次對這五個體系進行分析,它們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也能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可以共同組成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因此,在此視角下,在全面推進廁所革命的過程當中,應該對推進過程中涉及的不同層面進行深入分析。其體系構成是復雜并且多元的,無論是政策主題,抑或是政策客體、環境,都展現出了繁瑣的特征。因而在改革廁所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的引導,確保多方都能參與其中,將人民群眾、政府、社會有效合理地銜接起來??偟膩碚f,若想保證廁所革命的有效性,政府部門、社會各組織團體都應該高度重視起來,積極參與,凸顯自己的重要價值。
(四)增強管理力量,提供有力保障
在公共管理方面,在具體的推進廁所革命的過程中,應該打破原有的局限和壁壘,讓各個方面可以協同作業,促進信息資源、技術方法、管理措施的互通和共享。在政府方面,應該設立完善的管理機構,使得各機構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可以獨立地運作起來,從而將改革落實到實際;此外,還可以通過“招才引智”,吸引一些高素質人才留在鄉村中,為改革出謀劃策,加強對現代化技術手段的利用,讓信息數據可以得到高效地利用,增強管理力量,進而增加改革的實效性、科學性。
其次,在推進廁所革命的過程中,還需要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不僅要保證專門的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充足,各不同地區、不同層次政府部門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對當地人民群眾、環境等各方面綜合了解的基礎上,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到改革當中,走近人民群眾,積極與人民群眾溝通交流,了解群眾的訴求,并切實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同時,對于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還需要定期考核并不斷健全完善。
四.結語
總的來說,公共管理是社會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能夠綜合社會中各方的力量,借助多種手段,從整體的角度上促進公共服務水平與質量的提高。因此,為了確保廁所革命的有效推進,保證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應該從公共管理的角度出發,結合推進過程中實際面臨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得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侯立安,楊超,趙旌晶.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現狀與對策[J/OL].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1-10[2021-11-24].https://doi.org/10.13254/j.jare.2021.0221.
[2]侯雪靜,于文靜,張子琪.美麗鄉村展畫卷——習近平總書記關切的鄉村振興新實踐[J].小康,2021(29):20-22.
[3]李詩晨. 公共管理視角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C]//勞動保障研究會議論文集(十一).[出版者不詳],2021:70-71.DOI:10.26914/c.cnkihy.2021.023759.
[4]李陽陽.新時代公共管理困境與對策研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3):58-60.
[5]徐飛.從公共管理視角淺析江津區自然保護地管理[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09):15-16+113.DOI:10.16317/j.cnki.12-1377/x.2021.09.008.
[6]李嘉雯,何熙,敖亮,張韻.中國農村廁所改造現狀及長效管理機制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1,46(09):11-15.
[7]聚焦“廁所革命”小切口 推動人居環境大改善[J].湖南農業,2021(09):1+4.
[8]王曉.我國農村廁所革命研究文獻綜述[J].農業與技,2021,41(15):174-177.DOI:10.19754/j.nyyjs.20210815047.
公共管理視角下廁所革命的思考
時間:2022-03-01 15:57:59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李若冰
摘要:廁所革命是當今我國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關系著萬千農村百姓的健康與幸福。但目前,在廁所革命轟轟烈烈的展開過程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對此,各地政府應該依托公共管理視角,合理進行規劃與分析,采取適宜的方式方法,有針對性地解決所存在的問題,保證廁所革命能夠有效推進。
關鍵詞:公共管理視角;廁所革命;民生工程;改革
一、公共管理視角下廁所革命及其內涵分析
生活在當今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高速發展,我們享受著諸多社會帶給我們的實實在在的福利,我們的社會也確確實實一直都在改變著、進步著。但或許就如同兩人的最初相識,我們只能看到對方最美好的一面,從而忽略了一些不足之處。因此,在稱贊著這些年來社會發展帶給我們諸多紅利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到那些還未被完善、未實施到位的小細節,并且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這些是務必要引起重視的?;蛟S有人會說,在諸多國家大事面前,關心一件件細微小事,是否過于小題大做?但是,小事情往往映射大問題,只有補好“短板”,才能讓木桶中的水裝得更滿。
廁所革命便是其中的“短板”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政府部門應該依托公共管理視角,不斷加強廁所革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推進廁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發揮好各基層干部的作用,凝結廣大群眾的勞動與智慧,全面促進廁所革命的完善與發展。
(一)公共管理視角下關于廁所革命的分析
中青網評強調:“廁所,特別是公廁,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折射出一個國家執政者治國理政的智慧?!焙芏嗳丝赡苈牭健皫庇绕涫恰肮珟币辉~便會避之不及,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深入思考的是,它反映的不只是其字面上的意思,它更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僅關系到人們周圍生活環境的改善,更關系到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民素質的提升以及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公廁”即“公共廁所”,實實在在地具有公共管理活動的核心與靈魂——公共性。從屬性方面進行考量,政府與社會團體是提供公共廁所服務的主體,他們所做的對廁所進行的革命之舉,是為了服務于所有的人民群眾,這不存在任何的競爭,是公平且公正的,因此,公共廁所是社會的公共物品。
公共管理具有諸多職能,如服務職能、經濟職能、思想文化建設職能、政策與法律職能等。從公共管理的職能角度分析,公共廁所提供了社會的公共物品,解決了人們出門在外的身體方面的需求,方便了人們出行,同時減少了不文明現象的發生,起到了保護公共環境的作用,這是經濟職能的體現;對于廁所革命來說,可以將其看作為社會問題的折射,改革廁所、改善公共廁所的環境、提高公共廁所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公眾“一看到公共廁所就想遠遠繞開”的社會心態,喚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公眾總體的文明素質,這便是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現代的公共管理要想實現民主化以及科學化的管理,離不開公共政策的指導作用以及法律的規范作用,對廁所進行改革在近年來一直都有被政府提及以及實施管理,盡管成效尚未完全顯現,但這也確實是體現了政策與法律的職能;公共廁所的建設與發展就是為了服務人民,它的本質就是公共服務。因而,從宏觀的角度進行來看,廁所革命就是公共管理職能的具體體現,國家與政府對廁所進行改革,就是為了發揮公共管理職能而實施的一項關系民生的重要且不可小覷的服務的行為。
(二)廁所革命內涵分析
廁所革命,是中國新時期的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提到廁所革命,很多人都應該會感到陌生且疑惑。為什么要對廁所進行革命呢?但實際上,早在很多年前,廁所革命就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是針對諸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重要舉措。廁所是衡量文明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改善廁所的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這些國家人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國家境內的環境衛生狀況。在我國,農村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一些農戶家中仍然在使用簡陋的旱廁,無法獲得改善的衛生設施;一些地區的公共廁所并未得到較好的管理,嚴重影響著公共環境與文明形象。因此,重點在全國范圍內對部分地區實施廁所革命仍然十分重要且必要。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善部分地區尤其是農村人居環境,補齊影響群眾生活環境以及生活品質的“短板”?;诠补芾淼囊暯窍?,在進行廁所革命期間,應該把握總體,在整體的角度上思考分析,不僅要將國家與政府本身涵蓋在其中,還要從社會各界出發,對各方力量進行統籌與規劃。畢竟,改革與發展并不只是國家與政府的事情,這更是實際關系民生的事情,需要所有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與完善。
二、廁所革命實施與推進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意識淡薄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廁所革命可能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若人民群眾、政府官員沒有真正地理解廁所革命的重要性,或是沒能完全理解廁所革命更深層的含義,這無疑會使得這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推進的道路上變得困難重重,成為“老大難”問題。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對廁所革命的理解并不十分透徹。他們把廁所革命視為一件隨意的事情,不能更深程度去思考廁所革命對于國家、人民意味著什么。他們簡單地響應號召,簡單地對一些公共廁所進行重點重建與管理,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來開展廁所革命工作。很顯然,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雖然改善廁所環境是廁所革命環節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這也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部分,不能完全局限于此,要想真正的將廁所革命開展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對于廁所革命的重視程度不足。有的地方政府充滿著“形式主義”,隨意地做做樣子敷衍了事;有的地方政府政策走偏,強推硬搞,設計不合理;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政府認為廁所革命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他們會覺得在一些所謂的大事面前,廁所革命根本不值得一提,這造成了他們的不作為,公共廁所的“處境”仍然十分糟糕。
眾所周知,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變革中最基礎的主體,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實踐變革中廣泛的參與性、積極性、創造性是改革開放的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動力。在改革開放面前如此,“小小”的廁所革命面前亦是如此。要想全面推進廁所革命,人民群眾的力量是至關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但是,就目前來說,人民群眾對廁所革命的認識有很大的誤解和偏差,對廁所尤其是公共廁所存在著很大的偏見和不良的固有印象,更別說仔細深究廁所對于一個區域、一個國家意味著什么。這嚴重限制了廁所革命的推進。
(二)基礎設施滯后
廁所革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時代意義,這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各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應該針對自己國內的情況,從不同層面、以不同方式推進廁所革命。
在印度,有一部以真實事件改編的名為《廁所英雄》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定位雖然是為一部愛情片,但卻從頭到尾圍繞“一間廁所”展開,聚焦印度現實,以小見大,反映了當時印度所面臨的重要的問題。在當時的印度,凡是與“廁所”、“排泄”等詞匯掛鉤的,就便是污穢之事;在清理方面,進行清理工作的只能是所謂的“下等人”,而很多的“下等人”也無法忍受又臟又臭的差事,所以很多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都拒絕修建廁所。露天排便等更是隨處可見。在印度,只要誰提出建造廁所,誰就是在挑戰傳統文化,會被人詬病。而如今的印度,情況仍然很糟糕。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沒有基本衛生設施的人達到了7.32億,相當于歐洲人口的總和;其中,在印度的農村地區,有5.64億人還在露天上廁所?;A設施十分落后。
而在我國,相較于印度的基礎設施自然是勝過一籌,但仍然是任重道遠。在21世紀的中國,人人對廁所已是習以為常,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廁所;而公共場所也已做到合理布設,不論是在旅游景區,還是在飯店、商場,都會建有公共廁所,只是其服務和環境水平視不同地區建設地層次不齊。部分經濟水平較高地區的公共廁所設施齊全,定時定期有人打掃與檢查,當地的人民群眾出門在外也不用擔心如廁問題,可以較為輕松地解決;而在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尤其是部分農村地區,情況就沒有那么樂觀了:衛生條件狀況不夠好,公共廁所設計不夠好,質量不佳且沒有手紙提供;保潔工作不到位,清潔水平較為落后;當地人民群眾的整體文明素質較低,不能做到便后及時沖水、垃圾歸類,加重了保潔人員的工作量。在一些發達國家,公共廁所中都是坐便器。然而,在我國卻存在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比如在大型商場里面,蹲便器的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一旁的幾個坐便器門口卻空無一人。這還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都頻頻存在的現象,更不用說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了。這樣的現象應該引發人們思考。究其原因,還是保潔力度不夠,又或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固有思維,大部分人中國人都不愿意使用公共廁所中的坐便器。但事實上,相較于蹲便器,坐便器更容易進行清理,清潔管理成本反而較低。
因此,從基礎設施方面來談,在我國,應著重在農村興起廁所革命,以此來破解鄉村治理難題。有人說,中國的城鄉差距,有時就在于一個廁所。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要來個“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
(三)管理力量薄弱
一方面,管理機構不完善。很多地區沒有明確地設置管理機構,大部分都掛靠在管理職能相近的機構上,根本沒有將改革落實到實際中來;有些地區雖然設置了管理機構,但并沒有對這些機構進行明確地分工,以至于這些管理機構并未真正地獨立運作起來。這些現象都導致了管理力量分散、局限,各部門職責不夠清晰,管理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管理人員多兼職。一些沒有明確設置管理機構的地區,管理機構的掛靠,實際上就是增加了原有組織負擔與壓力。沒有建立新的管理機構新增工作人員,原有的工作人員在沒有新增的經費與補貼的情況下,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負擔大大加重,工作人員難免不抱怨,而一旦出現怨言,管理效率就很難提高起來,廁所革命也很難高效地推進;沒有高素質人才的引進,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原有的管理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及專業能力并不足以支持他們對廁所革命進行有效地推進與管理。這些都是廁所革命路上的絆腳石,要想高效地推進廁所革命,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此外,需要著重進行廁所革命的多為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有很多農村地區都位于環境惡劣、遠離塵囂的偏遠山區。受自然條件、歷史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當地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現代化技術水平較低,難以吸引到高素質人才進行管理;當地村民受教育水平較低,環境意識薄弱,整天日出而落、日落而息,更無法顧及如廁問題,管理人員又沒能進行良好的宣傳,村民們不能齊聚一心,緊跟組織,共同參與到鄉村廁所建設中來。這進一步地加大了廁所革命的管理難度。
三、公共管理視角下廁所革命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從宏觀的角度整體把握其目的和定位
通過對廁所革命進行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屬于“頂層設計”。因此,為了保證廁所革命在我國有效地推進與展開,取得成效,依托于公共管理視角,首先應該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明確廁所革命的定位與目的,讓整個社會都可以呈現出文明的狀態:城市鄉村環境不再受到公共廁所的影響,鳥語花香,四處祥和;不論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每個人都有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到環境建設中來;孩童們自小受到大人的熏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睆亩谑澜缰姓宫F我國的大國風范,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而為了能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管理機構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群眾,知群眾所想所憂,將群眾的想法與科學推進方法結合起來;管理人員也要起到積極的模范帶頭作用,引領大家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廁所革命中來,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公共廁所就是實實在在的公共物品,因此在定位上,應該將為人民服務放在改革廁所的首要位置,以服務的理念和心態,對公共廁所加以改善,優先考慮人民群眾的想法,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人民、方便人民。站在整體的角度分析,在廁所革命期間,只有各地公共廁所的質量、清潔、服務水平從本質上得以提升,人民群眾的需求才能切實得到滿足,進而讓廁所革命取得更強的實效性。
(二)喚起公眾意識,讓“廁所革命”深入人心
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民群眾受教育水平較高,人們的文明素質普遍較高,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在這些地區,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屬于自己的廁所,公共廁所的各方面條件也比較理想。但仍然存在不足:對于公共廁所等公共物品,很多人持有的態度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可以將自己家中的廁所打理地干干凈凈、井井有條,但對于公共廁所,他們抱著“反正不是我的東西”的態度,有的人便后不及時沖水;有的人不及時將垃圾分類,到處亂扔紙巾;有的人暴力踢門踹門,不文明開門,常常導致廁所門鎖、門板的損壞。在這些地區,需要人們有著將公共物品視為家中物品的社會責任感,共同維護公共廁所環境。只要每個人都能文明如廁,一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的固有思維,減輕人們對于公共廁所的厭惡感、抹去對于公共廁所持有的“臟、亂、臭”的刻板印象。
在經濟稍微落后的地區尤其是部分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及文明素質都較低,村中的衛生條件依舊很差。有的村民家中依舊在使用傳統意義上的“茅廁”;公共廁所也很少,即使存在,也是在一個較差的條件水平。村民們白天在外務工務農,經常一整天不在家,所以家庭廁所對他們的意義不大,甚至可有可無,所以有的貧困家庭甚至不會花錢建造廁所,即使有,也是草草了事;在草地、田野、山林等隱蔽處露天隨意解決對于部分村民來說甚至已經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若孩童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近朱者赤,自然也不會有著良好的習慣,從而進入惡性循環,嚴重制約了廁所革命在農村地區的推進。因此,村中需要不斷加強村民的意識,最基本的就是家家戶戶都要將廁所修建起來,在規定的地方如廁,杜絕露天解決、隨意傾倒糞便等不文明行為。一方面,應該加強對村干部的教育,讓他們充分了解到廁所革命的意義,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村干部應該嘗試使用不同方式,普及、宣傳廁所革命的含義、具體內容以及具體做法,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質和環境保護意識,帶領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讓每個村民都有改革廁所的參與感和義不容辭的責任感。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呼吁各方共同參與
我國目前廁所革命主要是針對農村地區,推進鄉村振興的建設。如今,我國的農村地區家庭衛生廁所已經有了一個標準:要有墻壁、屋頂、門和窗,面積不小于兩平米,可以是抽水廁所和旱廁,但須設有沼池。雖然標準不是很高,但相比從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況且,對于部分較為貧困的地區,這樣的基礎設施,也仍然是個難題。因此,各個鄉村地區要以此標準為目標,朝著這個方向改進。另一方面,需建有基本的公共廁所,可以滿足村民的需要,方便村民,同時達到可以維護鄉村環境的最低標準。此外,還要有基礎的清潔服務與設計,可以基本地維持公共廁所的干凈、整潔。
基于公共管理的視角下,體系可以涵蓋五個層面,分別為組織、制度、運行、評價以及保障體系。通過深層次對這五個體系進行分析,它們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也能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可以共同組成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因此,在此視角下,在全面推進廁所革命的過程當中,應該對推進過程中涉及的不同層面進行深入分析。其體系構成是復雜并且多元的,無論是政策主題,抑或是政策客體、環境,都展現出了繁瑣的特征。因而在改革廁所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的引導,確保多方都能參與其中,將人民群眾、政府、社會有效合理地銜接起來??偟膩碚f,若想保證廁所革命的有效性,政府部門、社會各組織團體都應該高度重視起來,積極參與,凸顯自己的重要價值。
(四)增強管理力量,提供有力保障
在公共管理方面,在具體的推進廁所革命的過程中,應該打破原有的局限和壁壘,讓各個方面可以協同作業,促進信息資源、技術方法、管理措施的互通和共享。在政府方面,應該設立完善的管理機構,使得各機構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可以獨立地運作起來,從而將改革落實到實際;此外,還可以通過“招才引智”,吸引一些高素質人才留在鄉村中,為改革出謀劃策,加強對現代化技術手段的利用,讓信息數據可以得到高效地利用,增強管理力量,進而增加改革的實效性、科學性。
其次,在推進廁所革命的過程中,還需要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不僅要保證專門的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充足,各不同地區、不同層次政府部門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對當地人民群眾、環境等各方面綜合了解的基礎上,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到改革當中,走近人民群眾,積極與人民群眾溝通交流,了解群眾的訴求,并切實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同時,對于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還需要定期考核并不斷健全完善。
四.結語
總的來說,公共管理是社會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能夠綜合社會中各方的力量,借助多種手段,從整體的角度上促進公共服務水平與質量的提高。因此,為了確保廁所革命的有效推進,保證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應該從公共管理的角度出發,結合推進過程中實際面臨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得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侯立安,楊超,趙旌晶.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現狀與對策[J/OL].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1-10[2021-11-24].https://doi.org/10.13254/j.jare.2021.0221.
[2]侯雪靜,于文靜,張子琪.美麗鄉村展畫卷——習近平總書記關切的鄉村振興新實踐[J].小康,2021(29):20-22.
[3]李詩晨. 公共管理視角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C]//勞動保障研究會議論文集(十一).[出版者不詳],2021:70-71.DOI:10.26914/c.cnkihy.2021.023759.
[4]李陽陽.新時代公共管理困境與對策研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3):58-60.
[5]徐飛.從公共管理視角淺析江津區自然保護地管理[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09):15-16+113.DOI:10.16317/j.cnki.12-1377/x.2021.09.008.
[6]李嘉雯,何熙,敖亮,張韻.中國農村廁所改造現狀及長效管理機制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1,46(09):11-15.
[7]聚焦“廁所革命”小切口 推動人居環境大改善[J].湖南農業,2021(09):1+4.
[8]王曉.我國農村廁所革命研究文獻綜述[J].農業與技,2021,41(15):174-177.DOI:10.19754/j.nyyjs.20210815047.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