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全 難在全 關鍵在全 ——看重慶銅梁如何全域推進鄉村振興
玄天湖倒映著巴岳山,山水之間是望山見水、融合城鄉的中央公園,也是村美人和、宜游宜居的詩畫田園。百余里綠道,臨川繞岳,這一段親水,那一程近山。城里人沿著它走進一座座畫一樣的村落,悠游往返;鄉村的人和物產,則沿著它奔赴更廣闊的世界。
這里是重慶銅梁西郊鄉村振興示范片。既有“悠然見南山”的自然淡遠,也有“溪頭臥剝蓮蓬”的人文閑趣,但它絕不是刻意裝扮成這副現代人喜愛的模樣,而是充滿生命力的、發展著的阡陌田園,也是城鄉人共同期待的、振興了的新鄉村。
雨生百谷,潤萬物。細雨中,記者走進一座座銅梁村落,觀察鄉村經濟新業態,體驗鄉村生活新方式。更重要的是,在感知中行思,力求摸著一些鄉村建設和發展的規律,探得振興的密碼……
全域推進的抓手:鄉村振興示范片
串點成線、連片擴面
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不少地方存在“點上好、面上差”“有典型、難復制”的情況。點到為止打造盆景式鄉村,不僅缺乏持久生命力,而且有悖于全面振興要義。
重慶銅梁不然!
她從一開始就明確以系統化思維謀篇布局,統籌多方要素連片整體推進,堅持“始終遵循農業農村發展規律”的原則,聚焦人地錢問題打通城鄉融合發展血脈聯系,特別是將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作為推進抓手,聚力基礎設施、基本產業、基層組織、基層治理“四基”建設,讓閉塞的鄉村暢通起來,讓貧瘠的鄉村豐盈起來,讓寂靜的鄉村生動起來,讓無序的鄉村和諧起來,最終實現讓銅梁全域的鄉村全面振興起來。
第一個示范片被命名為“西郊鄉村振興示范片”。銅梁人過去從未聽說過的“西郊”,其實這是一個為推進鄉村振興而“無”中生“有”的地域概念——這里地處渝西北,距重慶主城40公里,是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和成渝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周邊市場對精品農產品和近郊鄉村游需求旺盛?!拔鹘肌本硟榷噜l村,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且有巴岳山、玄天湖、淮遠河、六贏山等旅游資源,生態環境極佳。
當區域資源稟賦優勢迎上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機遇,西郊鄉村振興示范片應運而生。按照“串點成線、連片擴面”的思路,銅梁打破村組、鎮街界限,將12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5個鎮街、24個村社區納入西郊示范片,明確“一年通道路、兩年現美景、三年抓提升”目標,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抓鄉村產業和建設、壯大集體經濟、完善鄉村治理,推進過程中堅決不做盆景、不搞面子工程、不盲目砸錢上項目,而由政府引導,主要靠市場配置資源,讓鄉村健康地、可持續地、城鄉良性互動地發展起來,讓示范片不僅出成果,而且出經驗、出規律。
示范片內,本呈點狀的村社被一條8米寬、60公里長,設計統一、性能集成的綠道串聯起來——這是一條交通路,讓村與村更近、城與鄉更緊;也是一條產業路,能把資源帶進村,把產出送進城;還是一條旅游路,彩色瀝青鋪就的步道上,一步一景、游人如織;更是一條民心路,它讓示范片里的村民切實觸摸到了振興的脈搏,讓所有走進西郊的人切身感受到了鄉村的魅力。
有了“西郊”這個地域概念、“示范片”這個工作抓手和“綠道”這條血脈,24個村社區和它們的發展就凝在了一起,資源稟賦優勢迅速被轉化為鄉村振興勝勢——產業很快落地,環境大為改觀,鄉村人氣漸旺,村民的腰包也開始鼓起來。而且,因為“連成一片”,資源配置效率更高,產業結構更合理,鄉村功能更多元,一個示范片一個示范片地整體推進鄉村振興,要比一個村一個村地發展建設來得更高效、更高質!
短短兩三年,西郊示范片建設成效凸顯,“示范”價值開始彰顯。2020年起,銅梁總結西郊經驗,因地制宜著手打造安居示范片、淮遠示范片,涵蓋11個鎮街90余村,面積近350平方公里……一幅城鄉融合發展、全域鄉村振興的銅梁圖景,仿佛就在眼前!
全力補短的目標:生產生活兩相宜
十全大補、補在實處
西郊示范片劃定后,域內鄉村振興丹青畫卷的著墨起筆,就落在了“全面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上。而之所以把“補短板”作為振興鄉村的起手式,銅梁區委的考量,既有戰略深意,亦合發展規律,更是初心使然。
“補短板”是鄉村建設的題中之義,必須要干?!皩嵤┼l村建設行動”作為唯一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行動”,既是鄉村發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全面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面。過去幾年,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銅梁,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補鄉村建設短板,真金白銀投向農村,本著“著眼基本面、不撒胡椒面”原則,整合12億元資金投入重點區域領域,有效促進了城鄉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讓城鄉一體化、均等化從腦中的“一張藍圖”變成了眼前的“一幅實景”。
“補短板”是鄉村發展的筑基之舉,應該去干。要想富、先修路。富要靠產業,路即基礎設施。位于巴川街道玉皇村的成王果業是銅梁區果苗培育龍頭企業,董事長陳貴虎告訴記者,過去,由于進村路窄,通不了大車,培育高端苗木所需的基質運進村的成本很高,卡住了產業提檔升級的“脖子”。而隨著“綠道”通進玉皇村、串起示范片內的其它村莊,成王果業的發展路隨之而寬,玉皇村的產業也變得多元。
“補短板”凝著鄉村振興的為民之情,還得帶著情感干。每次談及“補短板”,銅梁區委書記唐小平都會重重地在前面加上三個字——還欠賬?!班l村振興是篇大文章,鄉村發展是系統工程,鄉村建設量大面廣,但是無論投資體量有多大、實施起來有多難,都必須把關乎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迅速補上來,這也是我們黨踐行為民初心的必然要求?!碧菩∑秸f。
既然補短,就不能做“偏科生”,要補得齊整、補在實處、補到根上,凡鄉村振興所需,該入的“藥”一味也不能少,須得來一場“十全大補”!
三四年間,銅梁全覆蓋改造區域干線公路、農村泥結石路和薄弱電網,有序推進城鄉公交、供水、電訊設施等一體化,行政村實現了光纖和4G網絡全覆蓋,村衛生室標準化率、社區養老設施覆蓋率達到100%。一番全力補短后,銅梁鄉村大變樣!
“家鄉變化太大了!”32歲的李玉婷不住地對記者感嘆。已在城里定居的她,最近正忙著修葺西來村的老房子?!按謇锛扔谐鞘械谋憷?,又有城里看不到的風景,有什么理由不回來呢?”她打算回到西來村,重拾鄉村生活記憶。
鄉村補短,未完待續。接下來,銅梁還將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服務三級網絡,力爭今年實現全覆蓋;建設農村群眾健康大數據平臺,提升醫療服務智能化水平……等待銅梁農民群眾和“李玉婷們”的,將是一個又一個更加宜居宜業的村莊。
全鏈提升的路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產為本、三鏈同構
西郊鄉村振興示范片的主導產業是現代都市農業、鄉村休閑旅游業和農村電商服務業。這些都是頗受市場歡迎的“俏”產業,也是各地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時著重考慮布局的“熱”產業。
發展鄉村產業,最緊要的是尊重實際、尊重市場,最忌諱的是盲目跟風、一窩蜂上?!盎梢詾槊?,也可以為禍,關鍵看是否堅持實事求是,是否尊重市場規律?!痹谔菩∑娇磥?,發展產業背后考驗的是主政者對市場經濟規律的把握和按規律推進的定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方向,堅持一產為本,一產根深,才能接二連三,同時要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同步打造,讓農民群眾在產業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p>
南城街道西來村的玫瑰島是重慶人的新晉“心頭好”,16畝玫瑰花海像給綠地鋪上一層錦被,每逢周末節假日,游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賞花購物、拍照直播……
“這16畝玫瑰園是1600畝玫瑰基地的一角,不僅作為風景區向游客開放,還作為品種展示區供客商參觀,既接地氣又有商氣?!泵倒寤剡\營商玄天湖旅投公司董事長劉云告訴記者,在綠道沿線,像西來村這樣“產業基地+農產品加工+鄉村主題旅游”融合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三角梅基地、彩色苗木基地、蓮藕荷花基地……星羅棋布于示范片內,既是產業也是景色,把田園變花園、農區變景區,進而衍生出賞花、民宿、美食等新的業態。
如玄天湖旅投公司這樣的企業、基金等國有資本,除直接參與產業經營外,更重要的是發揮引領促進作用,引導人、地、錢要素流向鄉村產業。短短幾年里,銅梁培育城鄉融合發展新主體1900多個,西郊示范片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54家。
產業興旺的根本目標是農民生活富裕,內在要求既富老板,也富老鄉。在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基礎上,著眼于“普遍受益、共同富?!?,銅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打造“原鄉”品牌,小船結隊出海。如果說“西郊”從方位上讓鄉村與人建立起聯系,那么“原鄉”則從情感上拉近了它與人的距離?!霸l”之義,詞條里指祖先遷居前居住的地方。更動人可親的理解,是遠田園久矣的人心中那份思戀故鄉的情感寄托之地。過去兩三年,銅梁傾全力打造“原鄉”品牌,唱響“周末到銅梁”“慢享原鄉好風光”,塑造城鄉俱美、處處可親的整體形象,以此為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賦能,也讓農戶自辦的特色民宿、“原鄉慢食”餐飲等搭上了品牌順風車。去年,全區實現鄉村旅游年綜合收入26.73億元。
銅梁盛產蓮藕、柚子、艾草等,這些小品種產業雖整體規模不大,但關系到為數不少的農民群眾。為把這些小產業做精,銅梁以原鄉大品牌整體提升產業空間,以各類特色農產品品牌的塑造倒逼產業鏈上游生產端升級,同時為下游市場端鍍金。如今,“銅梁龍柚”“原鄉小艾”等一大批特色品牌農產品俏銷市場。記者采訪時,位于南城街道黃桷門村的電商直播基地里,帶貨網紅輪番上陣,通過一方方手機屏幕,把特色農產品送到全國消費者的餐桌上。2020年,全區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2億元。
——探索“六要”路徑,壯大集體經濟?!叭儭备母镏?,銅梁共清核出總額達22.7億元的農村集體資產,并頒證確權,每年整合6000萬元涉農資金進行股權化改革。確立向閑置土地、閑置資產、流轉土地、農村電商、產業融合、大戶帶散戶要農村集體經濟的“六要”路徑,全域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全面消除“空殼村”,讓農民群眾在集體經濟壯大中實現共同增收致富。
玉皇村是銅梁首批“三變”改革試點村之一,2018年村里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村集體利用閑置校舍入股,農戶以土地入股,全村3386位村民搖身一變當上了股東。首次分紅現場會上,400多戶入股農戶共領取土地分紅金54萬多元。分紅的場景,自2018年起,年年在玉皇村民面前呈現。2020年,銅梁村均集體收入達30萬元以上,入股農民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
全員共治的關鍵:把村莊治理主體地位交給農民
為了群眾、依靠群眾
鄉村治理是伴隨鄉村發展和建設始終的大問題。西郊示范片24個村社區,情況各不同,如何有效治理,既是示范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銅梁全域實現鄉村治理有序的一方重要試驗田。
西郊示范片在實踐中,始終堅持的一個明確方向是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總結得出的一條基本經驗是把為了群眾和依靠群眾緊密結合在一起,千方百計激發農民群眾參與村莊治理的積極性。
六贏山腳下,土橋鎮六贏村倚山臨水而立,家家戶戶院壩齊整,院內柴草堆碼整齊,院外花木蔥蘢,入眼皆是怡人之景。
“這要歸功于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贝妩h支部書記吳開英介紹,積分制以清潔衛生、綠化美化、物品擺放整齊三項為評分指標,由一名村民小組長和兩名村民代表每月兩次入戶現場打分,積累的積分可兌換日常用品。這樣一來,村民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愛美護美成為自發習慣,庭院衛生明顯改觀,真正實現了一處美到處處美、一時美到時時美的轉變。
“小小積分制,將過去‘群眾干,干部評’的情況轉為‘群眾干、群眾評’?!碧菩∑浇忉?,積分制的重點不在于物質獎勵,而在于把村莊治理主體地位交給農民,讓他們成為主要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實現農民群眾的自我成長。
為了使積分制全面普及、長期有效,銅梁設立推廣積分制專項工作經費,建立全區積分制工作考核排名制度,讓積分成為常態,也換來了一個更凈、更美的銅梁。如今,全區畜禽養殖循環化改造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村莊清潔行動覆蓋率均達到100%。
“我們不僅要把環境整治好,讓村民稱心,還要把那些事關村民利益的方方面面都治理好,也讓大家舒心?!眳情_英說。
在六贏村,“有了矛盾找開英”是村民的共識。這個“開英”,指的既是吳開英,也是她2018年籌建的、專事調解村民矛盾糾紛的“開英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前,我們村干部就像游擊隊一樣,這邊滅完東家‘火’,那邊西家又起‘火’,常常手忙腳亂?!眳情_英介紹,工作室成立后,老黨員、新鄉賢、駐村法律工作者入駐,“一聽、二問、三診、四調”,細致入微地調解,能夠將矛盾化解于萌芽階段。
很快,以引領道德風尚、宣講法律知識、倡導移風易俗為主責的“開英工作室”就在銅梁全區333個村社區普及,全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9.7%,信訪總量下降1/3以上。
開英工作室全覆蓋后,銅梁又著力建設村級社會治理中心,以互聯網、大數據等裝備“中樞大腦”,讓鄉村治理更“聰明”,矛盾糾紛化解、安全隱患排查、治安巡邏防范等村級事務處理更加高效,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村民有難事,分秒有回應”。
加強和改善鄉村治理,不僅要有自治奠基、法治護航,更需德治浸潤。銅梁把村民素質提升作為促進鄉村善治的重要手段,通過“和風”化人、“新風”沐人、“惠風”育人、“清風”怡人、“暖風”助人,“五風”浸潤鄉村,引導農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讓“少云精神”灑滿銅梁。
全面振興的根本:堅持黨的領導
黨建引領、人才下鄉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如果說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的振興是全面鄉村振興的梁柱,那么組織振興就是其根基了。
42歲的周良曾是一名軍人,退伍后他通過了銅梁退役軍人本土人才考核,成為西來村黨支部副書記?!懊撓萝娧b,投身建設家鄉,退役不褪色!”周良一頭扎進鄉村繁雜的日常工作,軍旅生涯中養成的踏踏實實、雷厲風行的作風讓他迅速贏得了村民的認可。
銅梁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繼紅告訴記者,針對農村基層干部年齡老化、文化程度較低等實際情況,銅梁狠抓帶頭人、年輕人兩支隊伍建設,面向社會公開回引大學生、退役軍人、本土人才,壯大基層黨組織,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目前,銅梁全區有本土人才600余名,其中120余人成長為帶頭人或轉崗為專職干部,鍛造了一支“不走的鄉村振興工作隊”。
西郊綠道沿線,像珍珠一樣點綴著8個風格各異、主題不同的“鄉村會客廳”,它們是銅梁結合西郊綠道打造的多功能服務廳。這些被當地人稱為“建筑針灸”的房子,打通了西郊示范片內城鄉融合發展和黨群干群關系的血脈。
西來村鄉村會客廳以“玫瑰之約”為主題,在銅梁第一個落成并使用。從高空俯視,它形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與對面的玫瑰島相映成趣。步入其中,只見現代設施齊全,除了能提供簡餐、茶水、充電等游客服務,還設有衛生養老服務站、婦女兒童之家、圖書閱覽室、黨員活動室等。
“這里既是接待游客的‘會客廳’,又是服務村民的‘服務廳’?!敝芰冀榻B,通過會客廳的一站式服務中心,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民政救助、社保繳費、矛盾調解等事項,實現了只進一扇門、只跑一趟路。即便是雙休日和節假日,也有黨員干部到崗輪值,黨群一家親、服務零距離,極大提高了黨組織在農村的陣地形象。
民心的凝聚集中體現在了河水村鄉村會客廳里——聽說要建以“鄉愁”為主題的會客廳,村民自發捐贈老物件,村干部和返鄉大學生在會客廳里就地起灶,建起“原鄉慢食”餐廳。河水村本土人才胡杰指著餐廳一口大鐵鍋告訴記者:“可別小瞧它,截至目前,這口鍋可是炒出了40多萬元的營業額。我們現在生意很火爆,節假日得提前一個月預訂,大家干勁十足!”
借助鄉村會客廳,黨建、產業、公共服務等有了新的平臺。它就像“1+X”的“1”,正為銅梁鄉村帶來無限可能。
與同學們奔赴大城市的選擇不同,剛畢業的唐韻秋“逆流”來到慶林村。2019年,依托荷和原鄉景區,慶林、六贏兩村共同打造“原鄉藕寓”民宿品牌,由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唐韻秋負責民宿的日常管理和市場開拓。
“剛開始,老鄉們壓根看不上我們這群小年輕??墒乾F在,他們會主動找我們,希望拿出宅基地入股民宿?!崩相l們的認同,增加了唐韻秋繼續前行的動力。守著這一方天地,她和小伙伴們找到了自身價值所在,摸到了“人生值得”的脈門。
目前,銅梁持續三年開展“把老鄉留在老家”專項行動,以每村2至3名的名額招錄本土人才,推出給待遇、給扶持、給出路的政策大禮包,并在全區建立18個鄉村振興車間,回引1.7萬人入鄉創業就業。在銅梁,“回村”不再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讓步,而是一種更具發展空間的選擇。
云路鵬程九萬里,雪窗螢火二十年。結束對銅梁西郊的采訪,記者深切感受到,全域打造示范片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銅梁的實踐證明了其可行性。而振興的過程涉及到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方方面面,推進還得有章法,更得有系統性,銅梁的經驗可學可鑒。
銅梁鄉村的全面振興,可期!
重在全 難在全 關鍵在全 ——看重慶銅梁如何全域推進鄉村振興
時間:2021-08-11 16:46:1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李飛 鄧俐 梁冰清
玄天湖倒映著巴岳山,山水之間是望山見水、融合城鄉的中央公園,也是村美人和、宜游宜居的詩畫田園。百余里綠道,臨川繞岳,這一段親水,那一程近山。城里人沿著它走進一座座畫一樣的村落,悠游往返;鄉村的人和物產,則沿著它奔赴更廣闊的世界。
這里是重慶銅梁西郊鄉村振興示范片。既有“悠然見南山”的自然淡遠,也有“溪頭臥剝蓮蓬”的人文閑趣,但它絕不是刻意裝扮成這副現代人喜愛的模樣,而是充滿生命力的、發展著的阡陌田園,也是城鄉人共同期待的、振興了的新鄉村。
雨生百谷,潤萬物。細雨中,記者走進一座座銅梁村落,觀察鄉村經濟新業態,體驗鄉村生活新方式。更重要的是,在感知中行思,力求摸著一些鄉村建設和發展的規律,探得振興的密碼……
全域推進的抓手:鄉村振興示范片
串點成線、連片擴面
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不少地方存在“點上好、面上差”“有典型、難復制”的情況。點到為止打造盆景式鄉村,不僅缺乏持久生命力,而且有悖于全面振興要義。
重慶銅梁不然!
她從一開始就明確以系統化思維謀篇布局,統籌多方要素連片整體推進,堅持“始終遵循農業農村發展規律”的原則,聚焦人地錢問題打通城鄉融合發展血脈聯系,特別是將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作為推進抓手,聚力基礎設施、基本產業、基層組織、基層治理“四基”建設,讓閉塞的鄉村暢通起來,讓貧瘠的鄉村豐盈起來,讓寂靜的鄉村生動起來,讓無序的鄉村和諧起來,最終實現讓銅梁全域的鄉村全面振興起來。
第一個示范片被命名為“西郊鄉村振興示范片”。銅梁人過去從未聽說過的“西郊”,其實這是一個為推進鄉村振興而“無”中生“有”的地域概念——這里地處渝西北,距重慶主城40公里,是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和成渝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周邊市場對精品農產品和近郊鄉村游需求旺盛?!拔鹘肌本硟榷噜l村,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且有巴岳山、玄天湖、淮遠河、六贏山等旅游資源,生態環境極佳。
當區域資源稟賦優勢迎上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機遇,西郊鄉村振興示范片應運而生。按照“串點成線、連片擴面”的思路,銅梁打破村組、鎮街界限,將12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5個鎮街、24個村社區納入西郊示范片,明確“一年通道路、兩年現美景、三年抓提升”目標,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抓鄉村產業和建設、壯大集體經濟、完善鄉村治理,推進過程中堅決不做盆景、不搞面子工程、不盲目砸錢上項目,而由政府引導,主要靠市場配置資源,讓鄉村健康地、可持續地、城鄉良性互動地發展起來,讓示范片不僅出成果,而且出經驗、出規律。
示范片內,本呈點狀的村社被一條8米寬、60公里長,設計統一、性能集成的綠道串聯起來——這是一條交通路,讓村與村更近、城與鄉更緊;也是一條產業路,能把資源帶進村,把產出送進城;還是一條旅游路,彩色瀝青鋪就的步道上,一步一景、游人如織;更是一條民心路,它讓示范片里的村民切實觸摸到了振興的脈搏,讓所有走進西郊的人切身感受到了鄉村的魅力。
有了“西郊”這個地域概念、“示范片”這個工作抓手和“綠道”這條血脈,24個村社區和它們的發展就凝在了一起,資源稟賦優勢迅速被轉化為鄉村振興勝勢——產業很快落地,環境大為改觀,鄉村人氣漸旺,村民的腰包也開始鼓起來。而且,因為“連成一片”,資源配置效率更高,產業結構更合理,鄉村功能更多元,一個示范片一個示范片地整體推進鄉村振興,要比一個村一個村地發展建設來得更高效、更高質!
短短兩三年,西郊示范片建設成效凸顯,“示范”價值開始彰顯。2020年起,銅梁總結西郊經驗,因地制宜著手打造安居示范片、淮遠示范片,涵蓋11個鎮街90余村,面積近350平方公里……一幅城鄉融合發展、全域鄉村振興的銅梁圖景,仿佛就在眼前!
全力補短的目標:生產生活兩相宜
十全大補、補在實處
西郊示范片劃定后,域內鄉村振興丹青畫卷的著墨起筆,就落在了“全面補齊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上。而之所以把“補短板”作為振興鄉村的起手式,銅梁區委的考量,既有戰略深意,亦合發展規律,更是初心使然。
“補短板”是鄉村建設的題中之義,必須要干?!皩嵤┼l村建設行動”作為唯一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行動”,既是鄉村發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全面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面。過去幾年,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銅梁,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補鄉村建設短板,真金白銀投向農村,本著“著眼基本面、不撒胡椒面”原則,整合12億元資金投入重點區域領域,有效促進了城鄉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讓城鄉一體化、均等化從腦中的“一張藍圖”變成了眼前的“一幅實景”。
“補短板”是鄉村發展的筑基之舉,應該去干。要想富、先修路。富要靠產業,路即基礎設施。位于巴川街道玉皇村的成王果業是銅梁區果苗培育龍頭企業,董事長陳貴虎告訴記者,過去,由于進村路窄,通不了大車,培育高端苗木所需的基質運進村的成本很高,卡住了產業提檔升級的“脖子”。而隨著“綠道”通進玉皇村、串起示范片內的其它村莊,成王果業的發展路隨之而寬,玉皇村的產業也變得多元。
“補短板”凝著鄉村振興的為民之情,還得帶著情感干。每次談及“補短板”,銅梁區委書記唐小平都會重重地在前面加上三個字——還欠賬?!班l村振興是篇大文章,鄉村發展是系統工程,鄉村建設量大面廣,但是無論投資體量有多大、實施起來有多難,都必須把關乎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迅速補上來,這也是我們黨踐行為民初心的必然要求?!碧菩∑秸f。
既然補短,就不能做“偏科生”,要補得齊整、補在實處、補到根上,凡鄉村振興所需,該入的“藥”一味也不能少,須得來一場“十全大補”!
三四年間,銅梁全覆蓋改造區域干線公路、農村泥結石路和薄弱電網,有序推進城鄉公交、供水、電訊設施等一體化,行政村實現了光纖和4G網絡全覆蓋,村衛生室標準化率、社區養老設施覆蓋率達到100%。一番全力補短后,銅梁鄉村大變樣!
“家鄉變化太大了!”32歲的李玉婷不住地對記者感嘆。已在城里定居的她,最近正忙著修葺西來村的老房子?!按謇锛扔谐鞘械谋憷?,又有城里看不到的風景,有什么理由不回來呢?”她打算回到西來村,重拾鄉村生活記憶。
鄉村補短,未完待續。接下來,銅梁還將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服務三級網絡,力爭今年實現全覆蓋;建設農村群眾健康大數據平臺,提升醫療服務智能化水平……等待銅梁農民群眾和“李玉婷們”的,將是一個又一個更加宜居宜業的村莊。
全鏈提升的路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產為本、三鏈同構
西郊鄉村振興示范片的主導產業是現代都市農業、鄉村休閑旅游業和農村電商服務業。這些都是頗受市場歡迎的“俏”產業,也是各地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時著重考慮布局的“熱”產業。
發展鄉村產業,最緊要的是尊重實際、尊重市場,最忌諱的是盲目跟風、一窩蜂上?!盎梢詾槊?,也可以為禍,關鍵看是否堅持實事求是,是否尊重市場規律?!痹谔菩∑娇磥?,發展產業背后考驗的是主政者對市場經濟規律的把握和按規律推進的定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方向,堅持一產為本,一產根深,才能接二連三,同時要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同步打造,讓農民群眾在產業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p>
南城街道西來村的玫瑰島是重慶人的新晉“心頭好”,16畝玫瑰花海像給綠地鋪上一層錦被,每逢周末節假日,游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賞花購物、拍照直播……
“這16畝玫瑰園是1600畝玫瑰基地的一角,不僅作為風景區向游客開放,還作為品種展示區供客商參觀,既接地氣又有商氣?!泵倒寤剡\營商玄天湖旅投公司董事長劉云告訴記者,在綠道沿線,像西來村這樣“產業基地+農產品加工+鄉村主題旅游”融合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三角梅基地、彩色苗木基地、蓮藕荷花基地……星羅棋布于示范片內,既是產業也是景色,把田園變花園、農區變景區,進而衍生出賞花、民宿、美食等新的業態。
如玄天湖旅投公司這樣的企業、基金等國有資本,除直接參與產業經營外,更重要的是發揮引領促進作用,引導人、地、錢要素流向鄉村產業。短短幾年里,銅梁培育城鄉融合發展新主體1900多個,西郊示范片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54家。
產業興旺的根本目標是農民生活富裕,內在要求既富老板,也富老鄉。在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基礎上,著眼于“普遍受益、共同富?!?,銅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打造“原鄉”品牌,小船結隊出海。如果說“西郊”從方位上讓鄉村與人建立起聯系,那么“原鄉”則從情感上拉近了它與人的距離?!霸l”之義,詞條里指祖先遷居前居住的地方。更動人可親的理解,是遠田園久矣的人心中那份思戀故鄉的情感寄托之地。過去兩三年,銅梁傾全力打造“原鄉”品牌,唱響“周末到銅梁”“慢享原鄉好風光”,塑造城鄉俱美、處處可親的整體形象,以此為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賦能,也讓農戶自辦的特色民宿、“原鄉慢食”餐飲等搭上了品牌順風車。去年,全區實現鄉村旅游年綜合收入26.73億元。
銅梁盛產蓮藕、柚子、艾草等,這些小品種產業雖整體規模不大,但關系到為數不少的農民群眾。為把這些小產業做精,銅梁以原鄉大品牌整體提升產業空間,以各類特色農產品品牌的塑造倒逼產業鏈上游生產端升級,同時為下游市場端鍍金。如今,“銅梁龍柚”“原鄉小艾”等一大批特色品牌農產品俏銷市場。記者采訪時,位于南城街道黃桷門村的電商直播基地里,帶貨網紅輪番上陣,通過一方方手機屏幕,把特色農產品送到全國消費者的餐桌上。2020年,全區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2億元。
——探索“六要”路徑,壯大集體經濟?!叭儭备母镏?,銅梁共清核出總額達22.7億元的農村集體資產,并頒證確權,每年整合6000萬元涉農資金進行股權化改革。確立向閑置土地、閑置資產、流轉土地、農村電商、產業融合、大戶帶散戶要農村集體經濟的“六要”路徑,全域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全面消除“空殼村”,讓農民群眾在集體經濟壯大中實現共同增收致富。
玉皇村是銅梁首批“三變”改革試點村之一,2018年村里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村集體利用閑置校舍入股,農戶以土地入股,全村3386位村民搖身一變當上了股東。首次分紅現場會上,400多戶入股農戶共領取土地分紅金54萬多元。分紅的場景,自2018年起,年年在玉皇村民面前呈現。2020年,銅梁村均集體收入達30萬元以上,入股農民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
全員共治的關鍵:把村莊治理主體地位交給農民
為了群眾、依靠群眾
鄉村治理是伴隨鄉村發展和建設始終的大問題。西郊示范片24個村社區,情況各不同,如何有效治理,既是示范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銅梁全域實現鄉村治理有序的一方重要試驗田。
西郊示范片在實踐中,始終堅持的一個明確方向是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總結得出的一條基本經驗是把為了群眾和依靠群眾緊密結合在一起,千方百計激發農民群眾參與村莊治理的積極性。
六贏山腳下,土橋鎮六贏村倚山臨水而立,家家戶戶院壩齊整,院內柴草堆碼整齊,院外花木蔥蘢,入眼皆是怡人之景。
“這要歸功于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贝妩h支部書記吳開英介紹,積分制以清潔衛生、綠化美化、物品擺放整齊三項為評分指標,由一名村民小組長和兩名村民代表每月兩次入戶現場打分,積累的積分可兌換日常用品。這樣一來,村民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愛美護美成為自發習慣,庭院衛生明顯改觀,真正實現了一處美到處處美、一時美到時時美的轉變。
“小小積分制,將過去‘群眾干,干部評’的情況轉為‘群眾干、群眾評’?!碧菩∑浇忉?,積分制的重點不在于物質獎勵,而在于把村莊治理主體地位交給農民,讓他們成為主要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實現農民群眾的自我成長。
為了使積分制全面普及、長期有效,銅梁設立推廣積分制專項工作經費,建立全區積分制工作考核排名制度,讓積分成為常態,也換來了一個更凈、更美的銅梁。如今,全區畜禽養殖循環化改造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村莊清潔行動覆蓋率均達到100%。
“我們不僅要把環境整治好,讓村民稱心,還要把那些事關村民利益的方方面面都治理好,也讓大家舒心?!眳情_英說。
在六贏村,“有了矛盾找開英”是村民的共識。這個“開英”,指的既是吳開英,也是她2018年籌建的、專事調解村民矛盾糾紛的“開英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前,我們村干部就像游擊隊一樣,這邊滅完東家‘火’,那邊西家又起‘火’,常常手忙腳亂?!眳情_英介紹,工作室成立后,老黨員、新鄉賢、駐村法律工作者入駐,“一聽、二問、三診、四調”,細致入微地調解,能夠將矛盾化解于萌芽階段。
很快,以引領道德風尚、宣講法律知識、倡導移風易俗為主責的“開英工作室”就在銅梁全區333個村社區普及,全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9.7%,信訪總量下降1/3以上。
開英工作室全覆蓋后,銅梁又著力建設村級社會治理中心,以互聯網、大數據等裝備“中樞大腦”,讓鄉村治理更“聰明”,矛盾糾紛化解、安全隱患排查、治安巡邏防范等村級事務處理更加高效,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村民有難事,分秒有回應”。
加強和改善鄉村治理,不僅要有自治奠基、法治護航,更需德治浸潤。銅梁把村民素質提升作為促進鄉村善治的重要手段,通過“和風”化人、“新風”沐人、“惠風”育人、“清風”怡人、“暖風”助人,“五風”浸潤鄉村,引導農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讓“少云精神”灑滿銅梁。
全面振興的根本:堅持黨的領導
黨建引領、人才下鄉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如果說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的振興是全面鄉村振興的梁柱,那么組織振興就是其根基了。
42歲的周良曾是一名軍人,退伍后他通過了銅梁退役軍人本土人才考核,成為西來村黨支部副書記?!懊撓萝娧b,投身建設家鄉,退役不褪色!”周良一頭扎進鄉村繁雜的日常工作,軍旅生涯中養成的踏踏實實、雷厲風行的作風讓他迅速贏得了村民的認可。
銅梁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繼紅告訴記者,針對農村基層干部年齡老化、文化程度較低等實際情況,銅梁狠抓帶頭人、年輕人兩支隊伍建設,面向社會公開回引大學生、退役軍人、本土人才,壯大基層黨組織,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目前,銅梁全區有本土人才600余名,其中120余人成長為帶頭人或轉崗為專職干部,鍛造了一支“不走的鄉村振興工作隊”。
西郊綠道沿線,像珍珠一樣點綴著8個風格各異、主題不同的“鄉村會客廳”,它們是銅梁結合西郊綠道打造的多功能服務廳。這些被當地人稱為“建筑針灸”的房子,打通了西郊示范片內城鄉融合發展和黨群干群關系的血脈。
西來村鄉村會客廳以“玫瑰之約”為主題,在銅梁第一個落成并使用。從高空俯視,它形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與對面的玫瑰島相映成趣。步入其中,只見現代設施齊全,除了能提供簡餐、茶水、充電等游客服務,還設有衛生養老服務站、婦女兒童之家、圖書閱覽室、黨員活動室等。
“這里既是接待游客的‘會客廳’,又是服務村民的‘服務廳’?!敝芰冀榻B,通過會客廳的一站式服務中心,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民政救助、社保繳費、矛盾調解等事項,實現了只進一扇門、只跑一趟路。即便是雙休日和節假日,也有黨員干部到崗輪值,黨群一家親、服務零距離,極大提高了黨組織在農村的陣地形象。
民心的凝聚集中體現在了河水村鄉村會客廳里——聽說要建以“鄉愁”為主題的會客廳,村民自發捐贈老物件,村干部和返鄉大學生在會客廳里就地起灶,建起“原鄉慢食”餐廳。河水村本土人才胡杰指著餐廳一口大鐵鍋告訴記者:“可別小瞧它,截至目前,這口鍋可是炒出了40多萬元的營業額。我們現在生意很火爆,節假日得提前一個月預訂,大家干勁十足!”
借助鄉村會客廳,黨建、產業、公共服務等有了新的平臺。它就像“1+X”的“1”,正為銅梁鄉村帶來無限可能。
與同學們奔赴大城市的選擇不同,剛畢業的唐韻秋“逆流”來到慶林村。2019年,依托荷和原鄉景區,慶林、六贏兩村共同打造“原鄉藕寓”民宿品牌,由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唐韻秋負責民宿的日常管理和市場開拓。
“剛開始,老鄉們壓根看不上我們這群小年輕??墒乾F在,他們會主動找我們,希望拿出宅基地入股民宿?!崩相l們的認同,增加了唐韻秋繼續前行的動力。守著這一方天地,她和小伙伴們找到了自身價值所在,摸到了“人生值得”的脈門。
目前,銅梁持續三年開展“把老鄉留在老家”專項行動,以每村2至3名的名額招錄本土人才,推出給待遇、給扶持、給出路的政策大禮包,并在全區建立18個鄉村振興車間,回引1.7萬人入鄉創業就業。在銅梁,“回村”不再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讓步,而是一種更具發展空間的選擇。
云路鵬程九萬里,雪窗螢火二十年。結束對銅梁西郊的采訪,記者深切感受到,全域打造示范片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銅梁的實踐證明了其可行性。而振興的過程涉及到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方方面面,推進還得有章法,更得有系統性,銅梁的經驗可學可鑒。
銅梁鄉村的全面振興,可期!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