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探索“互聯網+普惠醫療”模式
健康扶貧工程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揚州市以對口扶貧為契機,積極拓展健康扶貧途徑,努力將“互聯網+普惠醫療”健康精準扶貧模式打造成蘇陜合作、揚州對口扶貧的典范。2018年1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網站轉載《蘇陜共建“互聯網+普惠醫療”平臺拓寬健康幫扶路》。主要做法有:
一是圍繞問題導向,確定扶貧協作重點。針對榆林“跨地區醫療機構援助的醫務人員駐點或巡診服務時間短、所派醫務人員不能全部覆蓋醫療衛生專業門類、優質醫療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不夠和健康扶貧成本較高”等問題,揚州市對口幫扶工作組提出將“互聯網+”健康扶貧作為扶貧協作重點,通過信息化手段,搭建醫療機構之間協作、醫生與醫生之間協同、醫患之間互動的新信息平臺,在基層醫療機構免費向貧困人口、簽約居民提供手機在線問診、咨詢服務,進一步提升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和經濟性,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醫療水平,為居民提供更有序、更便捷、更高效的“互聯網+”新業態下的醫療健康服務。
二是當好橋梁紐帶,推進健康扶貧合作。2017年8月,揚州市對口幫扶工作組邀請榆林市衛計系統考察團,來揚州實地考察朗森特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智慧醫療系統“愛加問診平臺”以及平臺在醫療機構的應用情況,促成榆林市和揚州朗森特公司雙方開展全面合作:以分級診療、居民健康服務等為重點,以榆林市一院、二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為牽頭單位,建設覆蓋全市所有縣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站)等基層醫療機構的信息化醫療服務平臺、扶貧流動專家醫療隊線上服務平臺,建設專家數據庫,支撐線下醫療服務,構建起全面協作的市縣鄉村醫聯體分級診療一體化平臺。
三是精心組織實施,推進試點項目建設。在榆林市大力推進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的基礎上,2017年9月朗森特科技有限公司啟動了總投資300萬元(其中蘇陜扶貧協作資金100萬元)的健康扶貧項目試點建設,將公司開發的智慧醫療“愛加問診平臺”(集遠程問診、數據接口與歸檔、多人視頻、miniPACS 工作站等多種功能)與榆林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對接,實現數據共享,發揮技術優勢,細化落實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健康教育、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助推林智慧醫療和信息化建設。
四是整合信息資源,開展健康扶貧服務。以“愛加健康平臺”為牽引,啟動建設的“互聯網+普惠醫療”平臺,進一步整合了兩地現有醫療衛生信息化資源,對內把榆林市、縣、鄉鎮、村四級4922家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連接,對外與揚州市85家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建設覆蓋榆林市范圍內所有醫療機構的移動超級醫療體,實現揚州市全部醫院、全部科室、全體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全天候地對榆林貧困地區開展“健康扶貧”服務。同時,將全國高端醫療資源與平臺對接,搭建鏈接醫生的橋梁,建成專家移動工作室平臺,實現數據實時傳輸,開展形式多樣的醫患、醫醫互動,實施高效、便捷、精準的遠程診療。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經覆蓋榆林市6家市級醫院、26家縣級醫院、234家鄉鎮(街道)衛生服務中心、2038家村級衛生室,安裝前置服務器和愛加健康PC端2208臺,實現錄入及培訓醫療技術人員3388名,成功實現跨地區協同問診762單,院內會診656單,累計管理患者5863次人次。該項目已通過榆林市衛計局組織的項目驗收,并得到國家衛健委規劃司、陜西省衛健廳等部門的充分認可。
通過“互聯網+普惠醫療”快速建成的覆蓋榆林全市的“醫療衛生服務網”,有效下沉了優質醫療資源,實現了分級診療信息化管理;解決了傳統健康扶貧模式的時限性和成本制約問題,緩解了基層老百姓看病難題,降低了貧困地區患者非醫療性支出,爭取了治療時間;有效解決了榆林市貧困地區基層衛生醫療人員業務素質持續提升的問題,真正惠及榆林市貧困地區廣大群眾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衛生人員,實現健康扶貧全覆蓋。
注:以上資料均由申報者提供。
江蘇揚州:探索“互聯網+普惠醫療”模式
時間:2019-03-06 17:10:21
來源:中國扶貧網
作者:
健康扶貧工程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揚州市以對口扶貧為契機,積極拓展健康扶貧途徑,努力將“互聯網+普惠醫療”健康精準扶貧模式打造成蘇陜合作、揚州對口扶貧的典范。2018年1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網站轉載《蘇陜共建“互聯網+普惠醫療”平臺拓寬健康幫扶路》。主要做法有:
一是圍繞問題導向,確定扶貧協作重點。針對榆林“跨地區醫療機構援助的醫務人員駐點或巡診服務時間短、所派醫務人員不能全部覆蓋醫療衛生專業門類、優質醫療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不夠和健康扶貧成本較高”等問題,揚州市對口幫扶工作組提出將“互聯網+”健康扶貧作為扶貧協作重點,通過信息化手段,搭建醫療機構之間協作、醫生與醫生之間協同、醫患之間互動的新信息平臺,在基層醫療機構免費向貧困人口、簽約居民提供手機在線問診、咨詢服務,進一步提升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和經濟性,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醫療水平,為居民提供更有序、更便捷、更高效的“互聯網+”新業態下的醫療健康服務。
二是當好橋梁紐帶,推進健康扶貧合作。2017年8月,揚州市對口幫扶工作組邀請榆林市衛計系統考察團,來揚州實地考察朗森特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智慧醫療系統“愛加問診平臺”以及平臺在醫療機構的應用情況,促成榆林市和揚州朗森特公司雙方開展全面合作:以分級診療、居民健康服務等為重點,以榆林市一院、二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為牽頭單位,建設覆蓋全市所有縣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站)等基層醫療機構的信息化醫療服務平臺、扶貧流動專家醫療隊線上服務平臺,建設專家數據庫,支撐線下醫療服務,構建起全面協作的市縣鄉村醫聯體分級診療一體化平臺。
三是精心組織實施,推進試點項目建設。在榆林市大力推進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的基礎上,2017年9月朗森特科技有限公司啟動了總投資300萬元(其中蘇陜扶貧協作資金100萬元)的健康扶貧項目試點建設,將公司開發的智慧醫療“愛加問診平臺”(集遠程問診、數據接口與歸檔、多人視頻、miniPACS 工作站等多種功能)與榆林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對接,實現數據共享,發揮技術優勢,細化落實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健康教育、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助推林智慧醫療和信息化建設。
四是整合信息資源,開展健康扶貧服務。以“愛加健康平臺”為牽引,啟動建設的“互聯網+普惠醫療”平臺,進一步整合了兩地現有醫療衛生信息化資源,對內把榆林市、縣、鄉鎮、村四級4922家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連接,對外與揚州市85家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建設覆蓋榆林市范圍內所有醫療機構的移動超級醫療體,實現揚州市全部醫院、全部科室、全體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全天候地對榆林貧困地區開展“健康扶貧”服務。同時,將全國高端醫療資源與平臺對接,搭建鏈接醫生的橋梁,建成專家移動工作室平臺,實現數據實時傳輸,開展形式多樣的醫患、醫醫互動,實施高效、便捷、精準的遠程診療。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經覆蓋榆林市6家市級醫院、26家縣級醫院、234家鄉鎮(街道)衛生服務中心、2038家村級衛生室,安裝前置服務器和愛加健康PC端2208臺,實現錄入及培訓醫療技術人員3388名,成功實現跨地區協同問診762單,院內會診656單,累計管理患者5863次人次。該項目已通過榆林市衛計局組織的項目驗收,并得到國家衛健委規劃司、陜西省衛健廳等部門的充分認可。
通過“互聯網+普惠醫療”快速建成的覆蓋榆林全市的“醫療衛生服務網”,有效下沉了優質醫療資源,實現了分級診療信息化管理;解決了傳統健康扶貧模式的時限性和成本制約問題,緩解了基層老百姓看病難題,降低了貧困地區患者非醫療性支出,爭取了治療時間;有效解決了榆林市貧困地區基層衛生醫療人員業務素質持續提升的問題,真正惠及榆林市貧困地區廣大群眾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衛生人員,實現健康扶貧全覆蓋。
注:以上資料均由申報者提供。
責任編輯:張瓊文 朱峰